【摘要】我國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歷經10余年,探索積累了一系列經驗和模式。但是,受資源稟賦、環境市場、技術服務等多重因素制約,農業現代化水平仍然較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要按照“生產規模化、技術標準化、管理數字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品牌化”發展思路,從農業投入、經營管理、服務指導等方面,改變工作方式,創新工作機制。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效益;可持續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2006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了“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強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的建設思路,拉開了我國現代農業建設序幕。近10年來,我國現代農業建設探索建立了一系列新模式,積累了一系列新經驗,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我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還相對滯后,有待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
1 鼎城區現代農業建設幾種新模式
1.1 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
2010年2月,鼎城區牛鼻灘鎮上林村菜農陳學紅聯合5個蔬菜種植大戶,成立了牛鼻灘鎮華茂誠信蔬菜合作社,入社農戶200余戶,流轉土地20hm2,種植苦瓜、絲瓜等蔬菜,當年獲純利25萬元。2012年,合作社實行“四統一”(統一品種與布局、統一生產技術規范、統一投入品供應、統一收購銷售)生產管理,當年蔬菜產值達5000萬元,社員戶均純收入6萬元。2013年,合作社在該鎮集中連片建立3個生產基地,面積133.3hm2,新建蔬菜大棚3072 m2、儲量200t的冷凍保鮮庫1座,種植辣椒、苦瓜、黃瓜、豆角、甘藍、榨菜等10多個蔬菜品種,并注冊了“湘常華茂”商標。在華茂誠信蔬菜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下,該鎮新組建蔬菜專業合作社2個,帶動該鎮2000多個農戶種植蔬菜1000hm2,目前已成為常德市城區時令蔬菜的主要供應地。
1.2 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規模經營
鼎城區蒿子港鎮民康村種糧大戶張丙銀,2013年在蒿子港鎮、十美堂鎮流轉土地57.47hm2,水稻復種面積111.6hm2,雙季稻種植面積達98%以上。張丙銀借鑒務工時學到的管理經驗,采取“分區劃片,責任到人,績效掛鉤”的管理方式,聘請7名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管理人員,負責生產作業調度、大田管護等日常管理,自己主要負責土地流轉、設備資金調度、生產資料采購、品種技術把關、產品銷售和矛盾協調等工作。與龍頭企業簽訂了合同,實行訂單生產,確保稻谷產品及時銷售。2013年,張丙銀總產稻谷719.1t,獲產值194.157萬元,平均2252.40元/667m2。
1.3 公司自主經營
鼎城區陽光果業有限責任公司位于常德市城郊國道207旁的鼎城區灌溪鎮,距常德市城區4km,2008年建立葡萄園5.3hm2,主要品種為夏黑、美人指、黑玫瑰、紅地球等多個品種。公司按照綠色葡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進行標準化生產,打造城郊綠色葡萄休閑自采園,吸引常德市城區市民及過往游客采摘。2013年,園區產值3萬元以上/667m2,獲純利1.5萬元/667m2。
2 制約現代農業建設的突出問題
受資源稟賦、環境市場、科技推廣等多重因素制約,農業現代化水平仍然較低,保障糧食等農產品供給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態環境安全的壓力依然存在,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民穩定增收,任重道遠。
2.1 資源稟賦不足
2.1.2 耕地資源相對不足。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資源較少,加上農村集體土地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主要以農戶為單元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土地流轉比例較低,制約了農業規模效益。2013年,常德市鼎城區農民人均耕地只有0.122hm2,戶均經營規模只有0.43hm2;常德市農村耕地流轉面積達到43933hm2,占耕地總面積的10.4%。據鼎城區農業局農業統計基點成本調查:2013年,種植667 m2雙季水稻平均收益僅911元,勞動力用工11.2個,每個勞動力用工日收入只有81.34元。而當年勞動力務工日均收入為120元。按照該區水田主要種植模式――雙季水稻生產計劃,農戶全部種植雙季稻,每個家庭種植業年均收入僅5876元。
2.1.2 務農勞動力素質偏低。隨著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逐年增加,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流向城市務工或從事第三產業,留守勞動力以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為主,不僅體力較差,而且生產觀念傳統守舊、科技文化素質偏低、經營管理經驗不足。據鼎城區統計局2014年3月春耕備耕調查統計,百戶家庭人口389個,勞動力252人,其中,外出務工勞動力100人,占勞動力總數的39.7%,且均為青壯年勞動力。
2.1.3 設備設施相對落后。近年來,隨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實施,農業機械化程度得到大幅提高,水田耕整、水稻收割、農田灌溉、農產品運輸等機械作業率達90%以上。但是,總體來看,農業作業機械設備自動化、智能化程度相對較低,特別是病蟲防治、棉花和水果采摘、糧油烘干、農產品冷鏈等設備和設施還比較落后。
2.2 環境市場制約
2.2.1 基礎設施不配套。雖然近年來國家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各地自然環境和基礎條件差異較大,項目建設難以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全覆蓋。農業基礎設施和農田水利建設實施主體較多,加上投資不足,導致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斷頭路”、“腸梗阻”、“大馬拉小車”等現象普遍存在,影響了工程建設效果。
2.2.2 自然災害頻發。農業是一個弱勢產業,受地理條件、氣象條件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農業氣象災害、生物災害異常多發,且災害頻度、災害強度、損失程度呈加重趨勢。據常德市鼎城區農業局農情調度統計:2008年春季的特大冰災,導致柑桔、油菜、蔬菜等農作物受災72333hm2,成災面積44800hm2,直接經濟損失6692萬元;2009年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上大暴發,晚稻受災面積4786hm2、成災面積2762hm2、絕收面積3792hm2;2013年夏季特大干旱,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35000hm2、成災面積20133/hm2、絕收面積7867/hm2,直接經濟損失17000萬元。
2.2.3 市場環境制約。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每年的農產品總產量雖然能基本自給,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品質、質量安全等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農產品滯銷、濺價、賣難等現象在不同品種、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上經常發生,對農業生產持續發展和農民穩定增收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2012年~2013年的南方稻米鎘事件,導致湖南省稻谷價格持續偏低,普通晚秈稻谷價格低于國家保護價200元/t;周期性的生豬價格波動、結構性和季節性的蔬菜價格下降、禽流感導致禽產品滯銷等,嚴重制約了農業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
2.3 科技推廣制約
2.3.1 技術創新不足。農業屬自然生產過程,農業科技領域除農作物新品種選育、新農藥、新肥料等方面有較大突破外,具體生產過程方式難以有重大的技術突破。農業面源污染、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雖然關注度較高,但是,治理和監管難度較大,近期內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農業設施化、數字化等現代科技,投入的初始成本較大,生產工人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短時間內難以大面積推廣普及。
2.3.2公益性服務制約。受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多樣化、市場化變化復雜化影響,農業生產技術需求呈多樣化趨勢;加上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數量多,生產經營規模小,勞動者科技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科技應用能力、科技普及率相對不足。自2000年國家對大中專畢業生不包分配之后,鼎城區區鄉農技推廣機構15a沒有新分配大中專畢業生,農技推廣服務人員年齡老化,并出現年齡結構斷層。隨著現代農業多元化發展,傳統種植、養殖技術已遠遠滿足不了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的需要。
2.3.3 社會化服務水平較低。農業專業化程度不高,留守勞動力固守小規模經營范圍的傳統思想觀念,加上雇工價格偏高,許多農戶對病蟲防治等科技含量較高的社會化服務接受度不高,除自己的確不能承擔的水田耕地、稻谷收割等作業請工外,播種育秧、治蟲打藥等零星用工,主要還是自己承擔,制約了農業社會化服務快速發展。
3 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思路及意見建議
3.1 發展思路
按照“生產規模化、技術標準化、管理數字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品牌化”發展思路,加速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3.1.1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農業規模經營。改進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管理,大力發展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現代農莊等新型經營主體。加速推進土地等生產要素流轉,為規模經營創造有利條件。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園區為載體,以龍頭企業、合作社等為主體,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3.1.2 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強化農業科技服務。建立健全農業標準體系,從產地環境保護、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全過程,制定可操作的技術規范和標準,確保生產經營各個環節都有標準,標準之間相互協調。嚴格按照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和標準的要求,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體,實行“六統一”(統一品種、統一技術規范、統一投入品、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生產。
3.1.3 推進農業數字化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管理。將互聯網應用技術、現代企業管理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之中,為農業規模化、品牌化、市場化發展提供保障。
3.1.4 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分工。圍繞農產品生產經營過程,大力發展機耕、機插(播)、病蟲專業化防治、機收、烘干、儲藏、運輸、銷售等各環節的專業化服務組織,解決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社會服務問題。
3.1.5 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促進農產品轉化增值。通過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經營主體,以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資源為重點,打造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走向市場,增加農產品市場份額。
3.2 意見建議
3.2.1 轉變農業投入方式。在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的同時,拓寬農業融資和投資體系,積極吸引民間資本、金融資本等投入現代農業建設。一是轉變國家惠農補貼的補貼方式,以新型經營主體為對象,將政策性惠農補貼直接補貼給生產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經營主體,發揮惠農補貼的實際效果,調動新型經營主體的積極性。二是把握農業投資關鍵環節,突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市場體系建設、農業物聯網技術、農業品牌創建等,發揮農業投資的導向和杠桿作用。三是鼓勵社會資本、金融資本以獨資、合資、參股、合作、租賃等多種形式,參與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四是建立激勵獎勵機制,將涉農項目的實施,用于對現代農業建設的獎勵補助,嚴格考核獎勵,調動生產經營者的積極性、創造性。
3.2.2 轉變經營管理方式。一是實行市場引導,在保證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的同時,因地制宜發展高效經濟作物、特色養殖、休閑觀光等高效農業,實現農業多元化發展,促進農業增效。二是培育壯大多種經營主體,促進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生產經營主體之間的有機聯合,克服分散經營、“單打獨干”的現象,化解農業生產經營的市場風險。引進市場策劃、成本管理、質量控制、成本核算等現代企業管理機制,把農業產業做大、做強,實現多個經營主體“共贏”。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以促進公平競爭、維護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保障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為立法理念,建立健全法制體系,公開、公平、公正執法,構建依法經營、誠信經營的法治環境。
3.2.3 轉變服務指導方式。一是充分發揮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的主體作用,筑牢科研教學單位的科技支撐、強化縣級農技推廣機構職能建設,鞏固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建設,加強科技示范戶的培育與扶持,形成縣級+鄉鎮+科技示范戶的科技推廣網絡體系,構建專家組→技術指導員→科技示范戶→周邊農戶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二是調動非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的積極性,結合現代農業建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科技咨詢服務機構等的技術優勢,加強與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的聯系,形成技術合作、優勢互補、全方位覆蓋的協調融合。三是充分發揮現代媒體的作用,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手機報、手機短信、微信等新型媒體,全面普及農業科技知識,提高科技入戶率。
2014年10月8日
參考文獻:
[1] 劉宗林,穩中求進,改革創新,推進現代農業又好又快發展,農業論壇[J],2014,(1):4-10.
[2] 羅孝全. 常德市鼎城區統計年鑒[Z].常德:常德市鼎城區統計局,2013年.
[3] 劉建軍,張丙銀的效益經,湖南農業[J],2013,(6):16.
[4] 李翠華,華茂帶領百姓致富,湖南農業[J],2013,(9):13.
(作者簡介:劉建軍,男,1964年6月出生,常德市鼎城區人,高級農藝師,在常德市鼎城區農業局,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來源:第二屆“隆平國際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