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內容:走出富饒貧困,窮則思變,多思考。通過多種方式為扶貧,使地域特色資源成為脫貧致富經濟支撐產品。利用互聯網方便快捷的信息之路讓扶貧濟困搭乘互聯網的快車,使特色產品通過互聯網信息之路和網絡交易經營平臺走進市場。
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對策與建議可分門別類采取不同途徑,要摸清貧因,對癥下藥。
對貧困人口分類制定脫貧路徑。產業扶貧“換窮業”,對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實施扶貧到戶能力工程,通過政策資金扶持,發展產業脫貧。易地搬遷“挪窮窩”,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通過生態搬遷脫貧。政策兜底“脫窮境”,對無業可扶、失能弱能的貧困人口,實施政策幫扶。“開局之年” 是扶貧幫困的關鍵期,也是考驗干部作風關鍵期,精準扶貧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開展扶貧幫困,才能脫貧致富脫貧解困。
有些地方雖然貧困,但是有特殊的資源,有富裕省區市不可多得的資源,貧困地區多地處山區污染少,自然環境和特殊優勢明顯。許多地方都盛產小雜糧,山野菜,特色果蔬,中藥材和綠色農產品,地域特色資源。但是由于受多種條件影響,特殊資源知曉率低。產品資源,特色產品賣不了好價錢,甚至有的特色資源浪費了。特色產品當做畜禽的飼料。有的靠肩挑手提賣幾個錢買油鹽醬醋。長此以往導致守著優質資源,富饒特色產品過貧困日子,這種情況稱之為富饒貧困。造成貧困原因之一和信息不暢,造成了各種農產品的積壓和滯銷。為此要利用大數據和國家互聯網+實施的大好機遇鋪路搭橋修好脫貧致富路,修好產品銷售之路。 不但要修實體路,還有修銷售網絡之路,利用互聯網方便快捷的信息之路讓扶貧濟困搭乘互聯網的快車,使特色產品通過互聯網信息之路和網絡交易經營平臺進行交易,走擴寬致富路。中國蘋果產地甘肅省靜寧縣建起靜寧蘋果交易網,使靜寧紅富士蘋果走出國門,走進歐洲市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利用互聯網和現代物流,火車快遞方式與家樂福集團建立新疆特色產品供銷關系,使新疆特產在家樂福集團超市現身。這不僅豐富內地居民果盤子,還使貧困地區地域特色資源變成經濟資源,富了農民錢袋子。
為此,走出富饒貧困,窮則思變,多思考。通過多種方式為扶貧,使地域特色資源成為脫貧致富經濟支撐產品。利用互聯網方便快捷的信息之路讓扶貧濟困搭乘互聯網的快車,使特色產品通過互聯網信息之路和網絡交易經營平臺走進市場。
(作者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62團)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