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7月任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不足半年后,吳奇凌突然辭去公職。作為當地最年輕的具有博士學位的縣領導,吳奇凌曾被看作當地政壇新星。(中國青年網2016-01-06)
早些時候,神州大地“辭聲”一片,不斷的有處長、副市長、市長等中高級領導干部辭職下海,比較有影響力的是:有山東濟寧市長梅永紅辭職下海,去了深圳一家做基因的民營科技公司;江蘇興化副市長戴榮軍辭職從商,出任太平洋建設集團高管;浙江諸暨40歲副市長葉照輝辭職下海搞電商。
近幾年,政界吹響了“當官不發財,發財不當官”的號角,群眾來說是件天大的好事,但斷卻了官員們的財路,也許以后都是這樣的態勢,讓從政的人頓生去意,這是官員們辭職的主要原因,于是乎,有門路、有能力的體制內精英紛紛辭職下海。
“朝九晚五”,是一般干部們的生活規律,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有可能終日都為政事操心不盡。雖然有“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陪吃陪喝肚皮難看得像頭豬”的辛苦,但是薪水卻并不與工資成正比,工資上漲幅度趕不上奸商們提價的速度,如果要想抽“60元芙蓉王香煙”真得將卡上的錢算了又算,搞政治的人也得吃飯,還有一家人要養,萌生去意也在情理之中。
精英是社會最為寶貴的財富,行政體制內也缺不得,缺了就有可能出問題。比如,中國證監會盲目引進“熔斷機制”,僅試行了4個交易日,就造成中國股市“汶川特大地震”, 股民人均虧損10.53萬元,A股蒸發市值6.66萬億元。現年85歲高齡的股市熔斷機制鼻祖尼古拉斯?布雷迪(Nicholas Brady)也加入批評者行列,說中國的做法路子不對,稱中國必須修訂這一市場安全防護機制以避免制造恐慌。他老人家說得輕巧,證券業缺乏精英,誰來擔這個大綱?
政壇好不容易來個精英,卻借口父母生病需要人陪、缺乏市場歷練,“飛也是的逃離”,遠去不是因為不適應政壇,或者不想當官,個中原因是收入太低,這是不爭的事實。政壇精英們逃向何處:公司高管、電商、經理,一看便知是奔向“滿滿錢程”。
如果把精英們比著“良幣”,那一般干部就是“劣幣”。精英們離去,剩下的就是一堆“劣幣”,平時抄抄寫寫也可以應付,但是“過筋過脈”的重要議事、決策就會感到“良幣”的重要性,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精英們遠離“當官不發財”“不當官也不發財”的政界,尋找屬于自己的財富,給我們留下一個深思,就是我們的工薪制度頂層設計的不合理性,讓做行政工作的“高人們”沒有了“混頭”,說明現行行政工資體制完全不利于提高積極性、不利于吸收高學歷、高能力人才,市長、處長辭職就是在無聲地反抗著間接或直接地阻遏生產力發展的薪金制度,也是在倒逼著中國薪金制度能夠跨出改革的一大步。
中國不是精英多了,而是精英少了;公務員隊伍不是精英多了,而是精英少了!要如何能夠做到既避免精英們不離職,又能夠吸引大批精英加盟革命隊伍?筆者認為,一要加大工資改革步伐,實行年薪制和差別更大的薪級工資,比如處長每年年薪20萬,比如每個級別相差10萬元;二要加大考核力度,如果考核不合格,違法亂紀受到記過以上處分的,則只領基本生活費;三要實行績效獎勵制度,每年由國家財政拿出相當于工資五分之一的資金作為績效獎,干得好就發,干不好分文沒有;四要實行高薪招聘特殊人才,制定特殊人才認定辦法,對省級以上專家評定為特殊人才的,納入人才庫,政府采取根據需要了高薪雇用。等等
眼看著咋們隊伍中的精英離去,眼看著“吃不飽餓不死”的“死工資”,眼看著剩下一伙庸庸之輩混日子,筆者可不能“咸吃蘿卜淡操心",鑒于“薪改”對于國家強大的正能量,希望頂層有所“響動”,加大工薪改革力度,改變“精英招不來、來了留不住、一般干部也想辭、辭不了的混日子”的尷尬現狀。
(作者單位:四川省北川縣委編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