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美學的興起與創立勢必催生出農業設計,而農業設計除了農產品設計和作物植物設計,除了田園設計中的景觀設計、科普設計和體驗設計,還應有養生設計。本文擬研究的就是田園養生設計問題。
一、田園養生的內涵
田園養生,指的是以田園為生活空間,以農作、農事、農活為生活內容,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生活目標,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健康身體、治療疾病、頤養天年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里的田園指的則是廣義的田園,包括整個農村地區,即不但包括農業動植物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地、田園、水域和環境,而且包括農村地區的道路、城鎮、集市、村莊、廠礦和自然環境,當然,已經用來生產、準備用來生產、可以用來生產、提供能夠滿足人們營養需求、品嘗需求和原料需求的產品的農業用地卻是主要的。
這里的農作物也是廣義的,指的是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包括作物栽培、樹木栽植、畜牧飼養和水產品捕撈、養殖,以及農產品加工、建筑、流通、服務等。
農事仍是廣義的,指的是農村中除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之外的其他一切社會事務,包括政治活動、村莊建設、鄉風文明和宗教信仰等。
農活同樣是廣義的,指的則是農村中的日常生活,包括食、穿、住、行等。
二、田園養生的類型
1、回歸自然。人類是大自然進化的結果,這已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所論證,更已成為人類的共識。人類由自然物質中的碳、氫、氧等組成,這也已為現代科學所證明,更也已成為人類的共識。人類最初生活在自然之中,生活在原始森林之中,這同樣已為科學所揭示,更同樣已成為人類的共識。基于此,人類無不具有回歸自然的天性,以期與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享受大自然之天然樂趣,就像弗洛伊德所說,人類之所以建房造屋,是為了回到孕育其的子宮一般。顯然,在回歸自然中,田園自然成為理想的選揮,因為它最接近自然。
2、享受生命。生命的意義在于利用生命、享受生命,使生命蘊藏的能量得到充分的釋放,具備的特質得到充分的彰顯。利用生命、享受生命有許多種形式,如經商、務農、做工等,又如競技、比賽、超越等,而回歸自然、從事農業、牧歌田園同樣是一種形式。這種形式的最大特點自然是使生命蘊藏的能量在田園中得到充分的釋放,具備的特質在田園中得到充分的彰顯。在田園中,生命與田園融為一體,與農業融為一體,特別是通過農作、農事、農活闡釋生命,詮注生命,從而實現生命的享受。
3、修身養性。人類的性情除了受遺傳基因的影響外,還無不受到后天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北方人比較粗獷,南方人比較細膩,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比較豪爽,從事腦力勞動的人比較文靜。這就是內外因對人類性情影響的粗略例證。人們回歸自然,在田園中從事農業勞動,在鄉村中從事農業生產、農村事務和鄉村生活,同樣會收到來自這些活動潛移默化的影響,或者可以說,久而久之就會修煉出一種與之相對應的性情。眾所周知,農民大多都勤勞、純樸,這其實就是農業生產、農村事務和鄉村生活長期溫陶的結果;換句話,人們到田園中養生,從事農業生產、農村事務和鄉村生活,也會修煉出勤勞、純樸的品德。當然,還會有其他相應的性情。
4、度假休閑。隨著物質的不斷豐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度假休閑日益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一生活方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在閑遐中度過時光、享受生命。顯然,實現度假休閑的空間有許多,在家庭里,在城市里,在公園里,在景區里,等等。當然,這些空間也應包括自然、大地、鄉村、田園。在這一空間度假休閑,就能在自然、大地、鄉村、田園中闡發閑情逸致,在農業生產、農村事務和鄉村生活中休生養息,感受別一樣的氣息,別一樣的情趣,別一樣的生活,度過別一樣的時光。
5、健康身體。健康的身體,是身體各器官的協調、和諧、統一,處于良好的狀態。而健康身體,自然就是采用各種措施,包括自然的、人為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藥物的等,使身體各器官協調、和諧、統一,處于良好的狀態,特別是使已經不甚協調、和諧、統一,處于不良狀態的身體各器官,得以恢復,并予增強。這一切在醫院可達到,在家庭可過到,在景區可達到,在田園、在鄉村也可達到,甚至可以說,在田園、在鄉村可達到其他地方難于達到的達到。在田園,在鄉村,空氣是清新的,視野是開闊的,環境是優美的,無不有利于身體健康;在田園,在鄉村,產品是自然的,食物是綠色的,吃法是環保的,無不有利于身體健康;在田園,在鄉村,勞動是適度的,活動是有序的,生活是豐富的,無不有利于自體健康。
6、治療疾病。疾病,病的總稱,指的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發生的不正常的狀態,如頭痛、腳痛、身癢等。導致疾病的原因有許多,如勞累過度、飲食不當、病毒感染等。治療疾病的方法也有許多,如休息、吃藥、打針等。然而,不管怎樣,療養、調理卻不失為一有效的方法。因為所謂生理的不正常,其實就是生理上的不協調,而生理上的不協調卻是心理上的不協調所致,所以,實現心理上的協調自然應是治療疾病的有效方法。基于這一認識,人們很早以前就開始興辦療養院,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清靜、優美的地方,結合醫療措施,使疾病患者、特別是慢性疾病患者的身體,在一個不長不短的時段內得以康復。這一實踐表明,在鄉村、在田園也是可以實現這一目的的,甚至可以說,在鄉村、在田園從事療養更具優勢。是的,的確是的。在鄉村,在田園,視野開闊,空氣清新,環境優雅,作物翠綠,景觀別致,又能從事具有經濟意義的農業生產、具有社會意義的農村事務、具有生活意義的鄉村生活,以生命予實在,以精神予純潔,以心理予愉悅,以生理予協調,無不對調理身心、治療疾病、康復身體起到積極的作用。
7、頤養天年。健康、長壽是人類的共同愿望。為了使愿望得以實現,人們一直都在探索,探索各種途徑和方法,飲食的、藥物的、療養的、自然的……不一而足。無疑,在這些途徑和方法里,包括了田園養生。也無疑,通過田園養生,可以達到頤養天年的目的。據報道,長壽者大多都是生長于、生活于鄉村的人們,這就是實證。至于理由,想必是在田園、在鄉村能夠提供優美的環境、清靜的生活、保健的飲食、適度的勞動。
三、田園養生的特點
1、鄉村性。鄉村性,指的是田園養生以鄉村為載體的特性。這里的鄉村,包括農村中的所有部份,即包括田園、村莊和自然三大塊。不過,既然是田園養生,應以田園為主。人類的養生空間有許多,有城市,有山水,但只有在鄉村里,在農村的田園、村莊和自然中,在以田園為主的鄉村里、在以田園為主的農村的田園、村莊和自然中進行的養生,才是田園養生。
2、“三農”性。這里的“三農”指的不是“農村、農業、農民”的“三農”,而是“農作、農事、農活”的“三農”。在鄉村里,在田園中,以“三農”為田園養生的生活內容的特性,就是田園養生的“三農”性。由上面的論述可知,農作就是從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農事就是從事農村社會事務活動;農活則是從事鄉村生活活動,即采取鄉村生活方式生活。田園養生的“三農”性,就是強調田園養生必須以“三農”為生活內容,必須在鄉村里,在田園中,從事農作、農事、農活,而并非純粹在鄉村居住,更不是將城市的生活方式搬到鄉村去,或者可以說,不是在鄉村做城里的事情、過城里的生活;如果是的話,就不是田園養生。
3、生產性。生產性,指的則是田園養生不但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特別是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要的生活內容,而且主要通過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特別是主要通過農業生產活動達到養生目的的特性。上面的研究表明,田園能養生,從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能養生,能夠實現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健康身體、治療疾病和頤養天年的目的。其實,這是很容易理解和佐證的。當人們用抓舉啞鈴來鍛煉身體的時候,鋤地,將田園的表土鋤松,就能收到相同的目的。不過,抓舉啞鈴屬體育鍛煉的范疇,鋤地才是田園養生。
4、養生性。在田園養生中,農夫哥強調生活空間——在鄉村,講究生活內容——農作、農事、農活,但是,這些都僅僅是形式和途徑,并不是目的,養生才是目的,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健康身體、治療疾病、頤養天年才是目的。這就是田園養生的養生性。同上例,鋤地,將田園的表土鋤松,花費適度體力可達到,花費過度的體力更可達到。但是,花費適度的體力,既可將田園表土鋤松,也可收到鍛煉身體的目的;而花費過度的體力,雖可將田園表土鋤松得更快更好,但卻往往影響身體。因此,花費適度的體力來鋤地是田園養生,而花費過度的體力來鋤地則不是田園養生。
5、時段性。所謂時段性,指的是田園養生所經歷的時間往往僅僅是人的一生的某一個時段或某幾個時段,并不是一生。不過,這些時段既不長,也不短,一般應一周以上,幾年以內。談到此,人們很自然會想到鄉村的農民,他們大多生于斯,長于斯,祖祖輩輩生活于鄉村,勞動于鄉村,終其一生都在從事農作、農事和農活,但他們并不是在進行田園養生,而是在過著鄉村生活;或者可以說,他們所做的一切,包括所從事的農作、農事和農活,并不是田園養生,而是鄉村生活;或者也可以說,對他們來說,農作、農事和農活是一種謀生的職業、生活的方式,而并非養生的途徑。由此可見,進行田園養生的都是非農的,都不是農民,都不是以農業為職業的,都不是終其一生從事農業的,而是從事其他職業的,如機關的、教育的、研究的等,從事農業,即從事農作、農事和農活,也就是進行田園養生,只是其一生的某一時段,因此,田園養生具有時段性。
6、生活性。所謂生活性,指的則是把田園養生作為生活的一種方式的特性。田園養生從事的農作、農事、農活,特別是農活,完全就是一種生活,一種生活方式,因為它所指的是農村中的日常生活,是食、穿、住、行等。至于農事,其所指的社會事務,包括政治活動、村莊建設、鄉風文明和宗教信仰等,雖不是日常生活,但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或者可以說,是日常生活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擴充,因此,農事也是一種生活,一種生活方式。至于農作,作為田園養生,要求的農作是生活式的,即是適度的,不但不影響身體,而且有利于身體。如鋤地,既強調能將田園表土鋤松,使其適合農作物種植,又要做到適度,不過度疲勞,就像抓舉啞鈴鍛煉身體一般;否則,就不是田園養生的鋤地,也不是生活方式的鋤地,而只能算作是一般的農業勞動。
田園養生的形式:
1.休閑度假,“靜”養
遠離燈紅酒綠,尋找一片凈土常常是旅游者選擇田園休閑度假的主要動機。因此農業休養項目的規劃中要注重度假項目、空間、氛圍以及建筑風格的“靜”,同時在視覺上也不宜用太熱烈的顏色。
2.農業體驗,“動”養
農耕體驗是農業養生與近郊休閑旅游結合的主要形式。田園農耕不僅包含鄉村農耕勞作活動,更重要的是挖掘一系列體現生命本源的生活方式和元素,結合出“以動養生”的概念,打造區別于周邊景區的田園意象以及參與性高、趣味性強的休閑養生項目,愉悅身心。
3.文化熏陶,“和”養
“與世無爭、自給自足”是農業文化的精髓,相關項目的規劃開發必須圍繞田園文化這根主線,塑造完整的鄉村文脈、凝聚本土文化個性、拓展文化空間,從鄉村建筑、旅游服務設施、服務項目、旅游商品等方面體現田園文化、鄉土文化的精髓,使之與養生主題更好地融為一體。
建設要點:
田園養生項目的建設講究品質和品位,沒有品質非凡的旅游環境、沒有奇趣自然的體驗項目,很難達到“休閑養生”的目的。想要做出品質和品位來,就要在開發過程中注重多種要素的相互融合:
1.將鄉村與田園融合
農業養生,以鄉村為載體,分為田園、村莊和自然三大板塊。在鄉村這一載體中,應以田園為主,以村莊為次,以自然為補充,做到田園的村莊化和村莊的田園化,將村莊和田園融合成一個整體,特別是將住宅建到田園中不宜耕作的地方,將田園變成住宅的庭院。比如在山嶺梯田種植作物,山頂建房造屋,建設村莊。
2.將自然與藝術貫通
自然與藝術的融合,就是在田園的設計中盡可能保持原貌,盡可能減少人為的改造,體現鄉村的自然性。同時,使田園、村莊和自然環境的設計更符合美學規律,符合養生者的審美需求,使其更具有藝術氣息,更有品質。
3.將養生與生產結合
田園養生是通過農作、農事和農活等方式,在實現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這一目標中,實現養生的目的。因此,在養生的過程中,將生產同時進行下去。將生產與養生融合,才能是真正的農業養生,達到養生與農業齊發展的目的。
4.將趣味與勞動結合
田園養生,就是要做到生活和勞動的結合。采茶作為勞動,講究的是采茶的速度、數量和質量;而作為生活,則是在保持一定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的基礎上,追求對采茶知識的認識、勞動的鍛煉、技能的掌握、樂趣的獲得,這便是一種生活化的勞動。因此勞動的場景中要融入生活的元素,如將田園設計成景觀化的田園,將工具設計成玩具式的工具等。
總結
田園養生是新時代休閑農業開發的一種新的思路和渠道。這一渠道迎合了當代人注重養生的心理,同時充分利用了鄉村田園良好的自然環境,是未來休閑農業發展的一個良好的途徑。而要通過這一途徑發展休閑農業,則需要注重項目的品質,將多種元素進行融合,通過對外在的景觀、物產、設施等的打造,以及農耕的體驗、文化的發掘等做起,從根本上提升項目的內涵,如此才能達到吸引游客,提升休閑農業項目價值的目的。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