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4月26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fā)布廳舉行發(fā)布會,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副局長盧景波出席并介紹當前糧食工作有關情況,同時答記者問。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近年來鎘超標大米和真菌超標的小麥先后引起了輿論的關注,今年4月份國家臨儲還組織過真菌超標小麥的競價交易。我想問一下,我們采取了哪些措施,能夠防止這些糧食進入我們的口糧市場,保證我們“舌尖上的安全”?
任正曉:你很了解糧食部門的情況,非常謝謝你。這個問題請盧景波先生來回答。
盧景波:糧食污染成因復雜,與環(huán)境污染、高本底土壤、異常氣候、品種選育、化肥農藥使用不當等各方面因素有關。這部分糧食的收購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利益,也關系到公眾的食品安全。國家有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嚴肅認真加以對待,主要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一是做好分類收購的處置。對于收購環(huán)節(jié)污染的糧食按照定點收購、專倉儲存、定價銷售、全程監(jiān)管的原則進行收購處置,對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要嚴格限定用途,不得流入口糧市場。
二是監(jiān)測關口前移。提前掌握污染糧食狀況,加大檢驗監(jiān)測力度,在全國范圍內采集樣品,檢驗監(jiān)測的結果和有關部門實行信息共享,加強污染糧食的管控。
三是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管理。現在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各級政府都建立了食品安全的監(jiān)管體系,形成了部門有機聯動的監(jiān)管機制,特別是現在出臺了史上最嚴的新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監(jiān)管的長效機制日益完善。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家對重金屬污染地區(qū)的土壤整治,探索實行輪作休耕等制度,重金屬嚴重超標的糧食會越來越少,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會得到保障。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任局長您好。現在糧食庫存居高不下,這帶來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壞糧、霉糧的概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以前也出現過火災等問題。所以,我想問一下在這種庫存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我們如何保證糧食的儲存安全?
任正曉:謝謝你。種糧不易,儲糧也難。糧食是能呼吸、會發(fā)熱、有生命的有機體,如果儲糧的溫度、濕度出現異常,就可能發(fā)生霉變,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老鼠、麻雀,還有30多種常見的儲糧害蟲的侵襲,我們廣大糧庫職工每天都在為安全儲糧付出辛勞和智慧。我們糧食行業(yè)有一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叫“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您關心的這些問題,糧食行業(yè)的廣大職工正在以這種行業(yè)精神認真地做好糧食收儲工作。
正如您剛才說的,當前糧食庫存高企,保管的數量巨大,尤其是全國有六分之一的糧食是儲存在簡易倉囤里面,因此糧食保存的風險非常大,任務極為艱巨。對此,各級糧食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辦法來確保糧食的儲存安全。概括起來就是“五個強化”:
一是強化新倉建設,實現倉好糧安。近三年國家加大了對糧庫設施的投資力度,同時也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新建現代化的新糧倉1400多億斤,極大增強了糧食的儲存能力,為儲糧安全創(chuàng)造了基礎條件。
二是強化危倉改造,消除安全隱患。近三年國家和地方政府維修改造“危倉老庫”2500億斤,顯著提升增強了糧庫設施的儲糧功能。同時還規(guī)定,從今年開始一律不再允許搭建蓆茓囤,從源頭上杜絕“火燒連營”的隱患。蓆茓囤是草席子圍起來,打個囤后把糧食裝到里面,一個地方著火,風一吹“火燒連營”。過去這種儲糧方式也是在特殊情況下逼出來的,今年以后禁止使用這種儲糧方式。
三是強化科技儲糧,實現常儲常新。我們要大力推進智能通風、環(huán)流熏蒸、糧情測控、谷物冷卻、充氮氣調儲糧這些新的儲糧技術,使庫存的糧食處于一種安全儲存的狀態(tài)。制定實施了《簡易倉囤儲糧技術規(guī)程》和《安全儲糧操作守則》,確保非標準糧倉的儲糧安全。同時,國家和省兩級糧食部門還派出了大批安全儲糧專家組,深入到重點地區(qū)開展巡查指導,及時排除儲糧安全隱患。
四是強化責任落實,確保嚴防死守。我們在全國糧食行業(yè)嚴格推行“誰儲糧、誰負責”“誰壞糧、誰擔責”的責任制度,明確倉儲企業(yè)是安全儲糧的第一責任主體,把安全儲糧的責任逐級壓實到每一個收儲主體、每一個承儲企業(yè)負責人和每一個倉庫保管員。同時也強化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監(jiān)管督導職責,精心組織好春秋兩季的糧食庫存和安全儲糧大檢查,人防、技防、物防并用,嚴防死守來確保庫存糧食的儲存安全。
最后一個強化,就是要強化監(jiān)督問責,做到違者必究。對有章不循、有禁不止、違規(guī)操作,造成霉糧、壞糧事故的收儲企業(yè)的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對監(jiān)管不力、不作為、亂作為、轄區(qū)內發(fā)生嚴重安全儲糧事故的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員,都要依紀依規(guī)嚴肅問責,觸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機關進行懲處。
通過以上舉措的實施,目前全國庫存糧情是穩(wěn)定的,還沒有發(fā)生嚴重的霉糧、壞糧的事故。我也相信,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國糧食行業(yè)一定有信心、有能力守護好庫存糧食的儲存安全。謝謝。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的問題提給任局長,兩個問題。第一,玉米收儲制度的政策框架已經明確了,框架是市場定價和價補分離,去年玉米臨儲收購價格下調了0.12元,今年是否會繼續(xù)下調?因去年下調導致的農民利益受損,是否有考慮過給予農民相應的補償?第二,糧食庫存連年增加,處于歷史新高的階段,大部分主產區(qū)是高裝滿儲,由此產生的財政和庫存壓力,如何緩解,財政是否會依然支撐不斷增長的收購費用呢?如果將來取消臨儲收購了,建這么多的倉容是不是就意味著過剩了?
任正曉:你對糧食問題研究得很透,提的問題很專業(yè)。關于你說的第一個問題,應該已經在媒體上看到有關的報道,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在糧食“十二連增”、糧食庫存處于歷史高點的背景下,我們怎么樣來做好糧食收儲工作,保護好種糧農民的利益。“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玉米品種改革的基本方案都已經公布了,就不再重復。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的玉米收購會不會出現農民“賣糧難”,尤其是國家又不再實行臨時收儲了,那農民的玉米賣給誰?這是社會各方面,尤其是廣大農民兄弟都非常關注的問題。關于這一方面,我可以跟你報告的是,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是供給側結構改革在糧食和農產品領域的重大事件,也是深化糧食流通和農產品市場改革的重大舉措,它事關保護種糧農民利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大局。因此,在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進程里,各級政府,特別是各級糧食部門高度重視解決好農民玉米銷路的問題,多措并舉搞活玉米流通,保護種糧農民的利益。在這方面,有這么幾條措施正在抓緊推進:
一是要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糧。玉米實行臨時收儲制度改革以后,多元主體的市場化收購將會是今后玉米收儲的一種常態(tài)。國家和地方政府將加大玉米收購的信貸支持,加強市場信息服務,鼓勵支持廣大玉米收儲加工企業(yè)拓寬收購渠道,把農民的玉米收購好。
二是國有糧食企業(yè)要帶頭入市收糧,比如我們說的中儲糧、中糧、中紡、中航等等央企,還有地方各級政府的儲備企業(yè)和國有糧食企業(yè)都要帶頭收購農民的糧食,千方百計為農民排憂解難。
三是加快玉米的加工轉化。要組織動員鼓勵廣大飼料企業(yè)、玉米加工轉化企業(yè)、食品加工企業(yè)都要加快玉米的加工轉化,變儲糧于糧庫為流通于市場,這非常重要。
四是要優(yōu)化市場環(huán)境,嚴厲打擊“坑農”行為。地方政府和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糧食收購市場的監(jiān)督檢查,督促收糧企業(yè)嚴格執(zhí)行“五要五不準”的糧食收購守則,要從重從嚴的打擊壓級壓價、“打白條”這些坑農害農的行為,維護糧農的利益。
最后我們要及時研究制定相關預案,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將廣泛聽取糧食收儲加工企業(yè)、種糧農戶各個方面的意見,針對玉米收儲的實際情況適時提出和實施有針對性的措施,防止發(fā)生農民“賣糧難”。
關于你提到的第二個問題,財政今后還會不會拿這么多錢繼續(xù)來維持現在這種收儲方式。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而且也是國家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的現實問題。有一條是明確的,不管收儲制度怎么改革,我們始終要堅持兩條:第一條是要保護好種糧農民的利益,第二條是要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在這兩個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的前提下,包括財政、金融和其他各個部門都要充分發(fā)揮各自的職能優(yōu)勢,支持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切實保護好農民的合理收益,維護國家的糧食安全。
經濟日報記者:我國糧食生產已經“十二連增”,今年夏糧有望繼續(xù)獲得豐收,目前糧食庫存高企,主產區(qū)的糧食倉容爆滿。我想問一下任局長,在今年糧食收購中如何避免出現農民賣糧難?
任正曉:還有20多天今年的夏糧收購就要從南到北全面展開,再過5個來月秋糧又要登場,今年糧食收儲矛盾空前突出,倉容緊缺的壓力前所未有。面對嚴峻的困難和挑戰(zhàn),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按照國務院的統(tǒng)一部署,及早安排部署糧食收儲工作。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執(zhí)行預案比往年提早一個多月發(fā)布,夏糧收購工作會議也比往年提早了一個多月召開,早動員、早準備,掌握糧食收儲的主動權。當前,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都在全力做好夏糧收購開秤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重中之重是多措并舉,準備倉容,增加收儲能力,努力避免出現農民“賣糧難”的現象。
我們的舉措主要是這幾個方面:一是要抓緊銷糧騰庫,千方百計地消化糧食庫存。1-4月,糧食銷售出庫和加工轉化的糧食數量有所回升,目前玉米的定向銷售和劃轉輪出都開始啟動,優(yōu)先安排銷售夏糧主產區(qū)和糧食倉容緊缺的地區(qū),銷售他們的庫存,盡可能多地騰出倉容,收購新糧。
二是要加快建倉進度。國家下達的500億斤新建擴建以及維修改造的倉容要在夏糧和秋糧收購的時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三是要利用社會倉容。今年國家規(guī)定,中儲糧等央企和縣級以上地方骨干糧食企業(yè),可以采取委托或者是租賃的方式來充分利用社會倉儲設施來收儲糧食,這一塊的潛力是比較大的。
四是做好預控應急的準備,針對南方地區(qū)高溫、高濕的情況,我們研發(fā)了氣密保溫鋼板筒倉,同時還預備了搭建倉間罩棚簡易設施,利用非糧食企業(yè)的倉庫廠房來收糧、儲糧等等措施,以應對少數企業(yè)一時無倉開秤的緊急情況。
五是糧食部門嚴陣以待,要堅決打好夏糧收儲的攻堅戰(zhàn)。從三月份以來,國家糧食局已經派出了幾批工作組,深入到重點產區(qū)來督促指導,做好夏糧收購的前期準備工作。
在新糧收購期間,各級糧食部門將全力以赴,深入收購一線,開展監(jiān)督檢查,維護收購秩序,確保國家的糧食收儲政策得到全面落實。目前,夏糧主產區(qū)的糧食部門都已經制定了便利各類售糧主體賣糧的收儲預案,優(yōu)化收購服務,改進服務措施,努力避免出現農民扎堆賣糧、排長隊賣糧的現象。雖然今年面臨的困難比較大,但是我們主要通過以上這些措施對應對和克服收儲困難,做好今年的夏糧收購工作還是充滿信心的。下一步,我們要在切實抓好夏糧收購的同時,繼續(xù)同步做好秋糧收購的各項準備工作,力爭打贏今年糧食收儲這一場硬仗。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近年來,看到兩類看似對立的信息:一方面中國的糧食生產已經實現了“十二連增”,糧食庫存處于歷史最高位,另一方面糧食進口大量增長,去年玉米替代品的進口達到3200多萬噸,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認識中國的糧食安全形勢?
任正曉:謝謝你提問。我想從四個方面來回答你的問題,與你進行交流。
第一,當前我國的糧食安全形勢很好,但是從長遠來看,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需還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為什么這么講?2004年以來,我們國家糧食生產已經實現了歷史罕見的“十二連增”,糧食的收購量、庫存量也在隨之攀升,市場糧源非常充足,各個方面的糧食需求都得到了持續(xù)可靠的保障,因此我們說糧食形勢確實很好。
但是,在糧食生產“十二連增”同時,我們國家的糧食需求也在同步增長。這12年中有10年不能夠實現當年糧食產需平衡,也就是出現了產需缺口,平均年均產需缺口達到198億斤。這也表明了在連續(xù)12年增產的條件下,我們的糧食產需依然處于緊平衡的狀態(tài)。特別是從長遠來看,我們國家的人口還要持續(xù)增長,肉蛋奶消費轉化的糧食還會日益增多,這就將直接導致糧食消費量的剛性增長。
與此同時,耕地淡水資源、農業(yè)的有效勞力,還有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承受能力,這些都對糧食生產有剛性約束,而且這種剛性約束越來越突出,糧食進一步增產的難度加大。我國的糧食安全還將長期面臨消費剛性增長、生產硬性約束的雙重挑戰(zhàn)。因此我們說,我國糧食安全的形勢不容樂觀。
第二,眼前糧食的高庫存不是常態(tài),不具有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形成當前居于歷史最高點的高庫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糧食的連年增產豐收,農戶存糧減少或者根本不存糧,還有加工轉化企業(yè)不愿意多存原料用糧。低價進口的糧食擠占了國產糧食的市場銷售空間,還有受國際國內經濟下行的影響,一些加工企業(yè)開工不足,生產原料用糧下降等等,這些因素都直接導致糧食庫存的增加。但是這些因素都會隨著經濟環(huán)境和關聯條件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它不會成為長期支撐糧食庫存增長的動力,如果一旦出現糧食生產減產,經濟復蘇好轉,還有國際糧食供求趨緊的情況,國內外的糧食市場馬上就會產生傳導反應,糧食庫存就有可能迅速下降。因此,我們不能夠以眼前的糧食高庫存來斷定我國的糧食形勢已經高枕無憂。
第三,進口糧增多,玉米替代品進口猛增,這是我國糧食品種結構缺陷和國內外糧價倒掛雙重影響的結果,是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深度融合的必然反應。一方面,我國三大谷物品種實現了基本自給,但是大豆是我們的短板,要依靠進口。近五年來,我們的大豆進口都是在逐年增長的,五年統(tǒng)算對外的依存度高達83.8%,這是我們的品種結構缺陷導致了大豆必須依靠進口。另一方面,近幾年來國際市場糧價持續(xù)下行,而由于國產糧食的生產成本高和政策性收儲托市,國內的糧價已經成為全球糧價的高地,國內外的糧食價差巨大。昨天我收到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監(jiān)測報告,現在國產小麥的價格要比進口同品質小麥每一噸高823元,大米每噸價差是790元,玉米下降了一些,但是仍然達到每噸428元。由于國內外的糧食價差大,那些沒有配額管理的大麥、高粱、木薯干和DDGS這些品種,就以其強勁的價差優(yōu)勢大量進口,這也就導致了進口量與產量、庫存量“三高并存”的現象。
第四,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地端在我們自己手上,而且飯碗里主要裝中國糧。有的人認為,現在國際糧源這么充裕,價格又這么低,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進口來解決吃飯問題。但是我認為,這既不現實、也不可能。近幾年,全球的小麥、大米和玉米這三大谷物品種的國際貿易量大體每年在6000億斤左右,但是我們國家這三大品種每年的消費量在9000億斤左右,假設把國際市場上的6000億斤糧食都買回來,也僅僅只夠消費量的三分之二,而且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現在全球還有70多個國家糧食嚴重緊缺,有8億多人口還處于饑餓半饑餓的狀態(tài)。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fā)展中大國,如果長時間、大批量地從國際市場來采購糧食,這既要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同時也要在國際社會承擔巨大的政治壓力,這樣的事情顯然我們不能夠做,也行不通。因此,解決我國的糧食問題,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基本自給,適度進口調劑余缺。我們要充分運用好國際糧食市場和糧食資源,但是我們的飯碗不能系在別人的腰帶上,我們也不能夠與世界上那些貧困缺糧的國家在國際市場上搶糧源。這就是我從四個方面對你的問題的回答。謝謝。
任正曉:謝謝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今天有機會與大家見面和交流,由衷地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視,對糧食流通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糧食流通工作。近些年來,我國糧食連年增產豐收,庫存充裕,供應充足,市場穩(wěn)定,國家糧食安全形勢持續(xù)向好。但放眼長遠,我們仍然面臨糧食消費剛性增長、糧食生產硬性約束的雙重挑戰(zhàn),糧食供求還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因此,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要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zhàn)略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糧食工作的決策部署,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扎實做好“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三篇大文章,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今年以來,糧食流通各項重點工作都在有序有效地推進:一是抓好糧食收購。到4月底,2015年度秋糧收購期結束,預計各類糧食企業(yè)累計收購秋糧4780億斤,比上年多收購720億斤,其中政策性糧食收儲3100億斤,比上年多收購820億斤。5月下旬開始,夏糧收購就要全面展開,目前開秤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抓緊落實,預計今年夏糧收購總量將在1600億斤以上。
二是抓好安全儲糧。目前全國糧食庫存居歷史最高點,其中1/6的糧食儲存在簡易倉囤,這使安全儲糧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zhàn),確保庫存糧食儲存安全將是糧食部門今年和今后時期一項艱巨繁重的硬任務。
三是抓好“去庫存”。合理消化糧食庫存是做好整個糧食收儲工作的“牛鼻子”。我們一直在有關部門的引領和支持下,抓緊推進糧食“去庫存”,盡快騰出倉容收購新糧。今年前4個月,累計銷售糧食3351億斤、加工轉化糧食1197億斤。
四是抓好糧食產業(yè)經濟發(fā)展。2015年全國規(guī)模以上的糧油加工、副產物精深加工、主食及食品產業(yè)和其他加工轉化企業(yè)實現總產值2.4萬億元,利稅1138億元。今年1-4月糧食產業(yè)經濟總產值和利稅都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長。
五是抓好“糧安工程”建設。繼續(xù)大力推進糧食倉儲設施建設、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和行業(yè)信息化建設,全面推進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
六是抓好糧食安全責任考核。今年是國務院對各地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情況進行全面考核的第一年,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扎實做好考核工作,推動糧食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到位。我們也熱切期待社會各界、新聞媒體繼續(xù)關注、支持糧食流通事業(yè),共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網轉自:中央政府門戶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