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游修齡:稻文化與粟文化比較

[ 作者:游修齡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5-18 錄入:王惠敏 ]
    眾所周知,中華文明賴以孕育發展的自然環境條件,是西北高東南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5000米;蒙新高原、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的海拔也有10001500米;而東部平原和丘陵地帶的海拔一般都在500米以下。整個地勢是背對歐亞大陸腹地,面向廣闊的太平洋。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的氣候嚴寒而干燥。制約了農業和人口的發展。黃河中下游因有深厚肥沃的黃土,雨量雖然較少,但集中降于夏季作物生長期內,適宜于農業尤其是旱地農作的發展。東部平原和丘陵地帶的緯度跨度較大,約自北緯25°35°,其中尤以淮河及長江中下游的中緯度地帶,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最適于農業、尤其是水稻的發展。這種格局,早在新石器農業時期,即已明顯看出有三大塊的差別:黃河流域中下游是旱作農業(粟黍)帶,長江流域及其以南是水田稻作農業帶,而青藏蒙新大西北則是從狩獵向畜牧發展的地帶。大西北始終是南北農耕地區的外圍,起著早期歐亞文化交流的樞紐作用。

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是,迄今為止,考古發掘上黃河流域的旱作粟(及黍)的起源時間,同長江流域水稻的起源時間非常接近,都在距今八千余年之前。在那以后不久,南北之間,即已發生農業的交流。稻的遺存在黃河流域多數發現于五六千年之前,最近在河南的舞陽賈湖遺址,發現有距今八千年的稻谷印痕。舞陽位于河南的中南部,淮河上游的穎水流域,北緯35°33′,這個發現把稻作向黃河流域傳播的時間又提前了許多。因為黃河流域的氣候,在五六千年之前一直較現在溫暖,那時又多沼澤湖泊,很適宜于種稻。  反過來看粟(及黍)的向南方傳播,迄今為止,考古發掘所知的時間要較水稻為晚,在云南和臺灣的新石器時期都發現有粟的遺存,時間在三四千年以前。這中間還有不少問題未曾明確。例如臺灣的高山族最早是種粟的,不知道種稻,他們的粟是從什么時候、由什么人從大陸帶入臺灣的?至今還沒有人專門研究過。從這里出發,倒可以引出一個稻文化和粟文化比較思考的問題,其內容豐富,引人入勝。

北方粟文化向外發展和南方稻文化向外發展的情況完全不同。粟向西北發展,遇到游牧文化的阻撓。兩千多年來,農耕的漢族同西北游牧的各族屢屢為爭奪耕地牧場而戰爭,較量的結果,強大的漢族雖然打開了通往歐洲的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農耕地帶向外擴展了不少,但因受嚴酷的自然條件制約,不可能再有所前進。農耕和畜牧界線的向北或向南推延,受氣候條件的影響最大,這就是北方歷史上多戰爭,而南方很少戰爭的原因之一。因為水稻帶本來位于適宜溫度范圍之內,氣候的波動并未到不能種稻的地步。但是就粟黍和牧場而言,情況就并非如此。平均氣溫每下降攝氏一度,北方的草原就要向南推延數百公里,游牧族逐水草而居,當然向南追逐水草最繁盛的地方,并且奪農田改草場。反之亦然,平均溫度每升高攝氏一度,意味著農耕地帶可以向北推進數百公里,改牧場為農田。可農可牧的地帶,就這樣隨每四五百年的溫度冷暖變化周期而相互爭奪牧場或耕地。歷史上強大的漢唐盛世,都恰恰是平均氣溫上升期,強大的漢族為擴展耕地而向北推進,把牧場改為農地;反之,魏晉南北朝和宋元時期,恰逢平均氣溫下降階段,游牧族為追逐水草豐盛的南方而大舉南侵。著名的萬里長城為后人留下證明。現在的長城是明朝重修的,與秦漢時長城的舊址相比,就南北而言,向南后退了約四五百公里,就東西而言,東邊縮進,西部則有所延伸,即明王朝的疆域要較漢時為小。長城之所以到明朝重修,是因為唐朝十分強大,它的威力遠遠越出長城之外,長城對唐朝毫無戰略意義,因而長期廢棄損壞。到宋元兩代,氣候轉冷,遼金和蒙古族陸續入侵。明朝雖推翻了元朝,卻未能恢復漢唐盛世規模,乃想起歷史教訓,重修長城。從清代至今,氣溫總趨勢是轉暖期,大清帝國又從而擴大了它的疆域。

漢時農牧分界線西起甘肅天水,經延安、太原、北京,至秦皇島,遠在今長城以南,反映了當時匈奴族的強大。兩千年后的今天,農牧分界線已越過長城,農耕的北界達呼和浩特、銀川、通遼一線,與從長城沿線的榆林、大同、張家口、北京以北,兩者之間形成一條狹長的地帶,即是兩千年來漢族努力開拓出來的新的農耕地帶,可見農耕線向北推進的艱難,效果始終不是很大。中國從西域傳入了許多中土所沒有的作物,如大小麥、燕麥、胡麻、苜蓿、葡萄、西瓜等;同時向西方輸出大豆、絲綢、茶葉等,但粟對西方的影響始終不明顯。反而是大小麥不斷擴種,使粟的比重逐步下降。先秦時期,文獻上提到的主糧,總是粟菽連稱,到了漢時,便變為粟麥連稱,唐宋以后,麥取代粟而上升到首位,與南方的稻對峙。

粟向南方發展,遇到稻的阻力,只能在山區旱地種植,而且南方的糧食作物種類很多,除稻以外,還有薏苡、芋艿、木薯、菰米、各種小豆等,粟也很難都取代它們。所以南方的粟所占的比重不大。

稻與粟比較,有很大的開放性,早在新石器時代,南方的水稻即從長江上、中、下游經由不同途徑傳入黃河流域。有史以后,強大的漢唐和清朝,通過軍隊士兵的屯田,把水稻帶進大西北甘肅、新疆有水利條件的地方,開田種稻。雖然面積很小,但水稻卻始終能在大西北有水的地方繼續種植至今。從河姆渡一直沿襲下來的種稻氏族,我們暫稱之為越先人,因為良渚時期的玉器中以玉鉞象征最高的軍權,一般認為這鉞是越族名稱的起源。有史以后,即春秋時(770476)著名的百越族。百越人善于水上航行,吳越交戰時,雙方都出動大批水軍。當秦始皇統一全國,消滅南方的楚越時,越族開始分散,逃往海外的稱外越,避入山區的稱山越,一批批分散向西南遷移的,成為今天的壯、傣、苗、侗等少數民族,據認為,臺灣的高山族,也是百越的一支。遷往西南的各少數民族都有悠久的種稻傳統。留下的百越(及山越)則與漢族融合,成為現今江浙閩人民和語言學上的吳方言區。外越在秦漢之交時,把水稻帶往日本和朝鮮,日本和朝鮮從此開始種稻。外越的海上航行能力極強,他們曾到達南洋一帶,與當地人通婚,把水稻帶進南洋島嶼各地。現在分布在東南亞的華僑,數以幾千萬計,大都是閩粵人,即百越后裔,并非偶然,而是有深遠的歷史傳統因素。太平洋島嶼操玻利尼西亞語的土著族,都有一定的百越人血統,這就是稻文化的開放性。

可是當南方越先人把水稻帶往北方的時候,南方因森林茂密,人口稀少,缺乏鐵農具和人力,水稻田就不可能大規模開發。而黃河中下游的黃土肥沃松厚,容易用木石農具開墾,種植粟黍大豆等旱作,并且很快創造出最早的文字,積聚起天文、氣象、度量衡等知識(度量衡的產生與黍粟有密切關系,與稻麥則無關,筆者已另寫專文,這里從略),從此進入文明時期。因而在先秦時期,廣大的南方因未曾充分開發,顯得較黃河流域為落后。秦漢統一全國以后,才加快了南方的發展,到西漢中期(公元前1世紀),稻作區已發展到長江流域中下游的四川、兩湖、安徽、江蘇;但那時浙江的中南部,福建、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仍未開發。直至隋唐(68世紀)時,才以很快的速度,把稻作遍及全國直至海南島。從此,南方的水稻生產,趕上并超過了北方的粟麥。唐宋以后,盡管全國的政治重心仍在北方,但經濟、文化、人口和人才的重心,已經轉移到長江流域以南,至今仍然如此。

如果從黑龍江的璦琿向西南走,到達云南的騰沖,將這兩地連接成一條直線,那么就可以統計出,此線的東南半壁,約占全國面積的43%,人口則占全國的94%。此線的西北半壁,面積占全國的57%,人口只占全國的6%。此線的西北半壁,即以上所說的畜牧區,之所以成為農耕區的外圍,顯然受到嚴酷的自然條件制約。東南半壁的北部,即黃河中下游以粟麥為代表的旱農區,和南部即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水田農業區,兩者的分界,也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大體上南北兩個農區的分界可以淮河、秦嶺為界,此線以北是旱作區,以南是稻作區。此條界線,同時也是一千毫米等雨量線,正是雨量決定了水稻分布的臨界線。

漢字創建于黃河流域,孕育了早期的華夏文明。當南方還沒有文字的時候,漢字在同西北廣大的牧區已有長時期的來往接觸,直至南方普遍使用漢字之后,為什么漢字還沒有為西北的廣大牧區所吸收?是由于粟麥的農耕文化與牛羊的畜牧文化缺乏共同需求。不能說西北的游牧族所操的言語與漢族完全不同,所以難以吸收漢字,因為南方百越族的言語屬多音節語,也是與單音節的漢語完全不同。這還是因為水稻和粟麥同屬農耕文化系統之故。入侵中原的蒙族和滿族,一經與漢族的農耕文化生活長時間相處,便同化于漢族,接受了漢字文化,也是明證。就水稻來說,一旦水稻獲得大發展,又進而大大豐富了漢字的內容(見本刊1995年第3期《稻的漢字名稱及文獻量》)。面向海洋的稻文化,很自然地進而把漢字的應用向周圍推廣開去,日本和朝鮮的語言與漢語相差更遠,為.什么都能接受使用漢字?顯然是稻文化起了不可取代的媒介作用。現在,人們都共同使用漢字文化圈這個超越國界的名詞,在漢字文化圈的概念下,語言的差別并不妨礙彼此文化的交流,這都是稻的開放性帶來的成果。可以自豪地說,沒有稻文化的開放性,也就沒有漢字文化圈。加之水稻以其遠高于粟麥的單位產量、容易消化的營養價值,養活了更多的人口。綿綿五千年以上的中華燦爛文明,就是在粟麥和水稻的相互交融中,孕育發展起來的,并以其強大的生命力、開放性,迎接即將到來的21世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稻米》1996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大乳高潮日本专区无需安装 | 日本人真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风流片A级国产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中文网 | 尤物在线观看视频黄负 | 婷婷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