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趙樂際主持召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組織部門職能,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建強基層黨組織、夯實基層基礎,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使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轉化為各級領導班子、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奮發有為的行動,更好地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頒發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決定》指出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中國7000萬貧困群眾的福音,也是黨中央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全國上下都要圍繞這個目標開展工作。各級黨委、政府就要在科學、充分的調研基礎上,結合各方面的專家,從人才上、資金上、政策上形成合力,協調各部門同心協力,共同開展好脫貧攻堅工作。否則,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將舉步維艱,甚至半途而廢,讓廣大貧困群眾脫貧不成還會對政府產生很大的懷疑。
近期央視《焦點訪談》節目相繼報道了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對貧困農戶實施種草養羊脫貧受阻事件和山西臨縣農民種植大棗遭受較大損失事件。晴隆縣政府脫貧攻堅決心大、信心滿,脫貧解困策略也是可行的,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以為追求規模,大干快上,忽略了市場因素和自然變化因素,較短時間內就導致晴隆縣許多養羊農戶致富不成,反受損失,失去了繼續養羊的積極性。山西臨縣政府在當地大力推廣紅棗栽種是符合科學實際的,但是重頭不重尾,沒有充分考慮大棗豐收后的販運和銷售問題,縣里對土地政策無法完全把握卻許可4家大棗加工企業未批先建準備生產,結果被國土部門勒令停工完善手續,一拖就是四年。當地農民脫貧解困的希望都寄托在滿地的棗樹上,但是現在這些棗樹、大棗卻令很多農戶脫貧無望、傷心落淚。這兩起扶貧事件初期都起到較好的效果,宣傳也比較到位,農民也都愿意接受,為何發展到后來兩地的貧困農民卻都面臨更加窘迫的境地呢?這恐怕與當地政府沒有意識到脫貧攻堅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他們的脫貧攻堅策略考慮不夠全面,沒有將一些部門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有很大關系。
黨中央、國務院把脫貧攻堅作為今后5年我國的一項重要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地方黨委、政府要實施精準扶貧。各地為了精準扶貧紛紛開動腦筋,許多扶貧政策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讓當地貧困人口脫貧解困有望。這個愿望要最終實現,各級黨委、政府的主導作用是關鍵,地方部門的積極主動參與也很重要。個別職能部門在手續審批過程中應杜絕“官本位”的意識,應摒棄“事不關己”的心態,在不違背政策法規的前提下應該靈活施政,可以打破規定即有的辦事程序。
當下脫貧攻堅是大事,到2020年讓7000萬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是黨的莊嚴承諾。這個承諾在人類發展歷史上是空前的,要實現這個偉大的壯舉,全社會各部門、各階層都要行動起來,形成合力,將所有的社會力量扭成一股繩,必將拉動貧困人口早日走上幸福路。
作者單位:攀枝花市西區人大辦公室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