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手中,必須首先保護好耕地這一稀缺資源。必須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市開發邊界。要持續保證和增加對農業的投入,無論在農業形勢好還是不好的時期都不能有絲毫動搖。
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2015年糧食產量達到1.2萬億斤,實現“十二連增”,農民收入突破萬元,連續第6年高于GDP和城鎮居民收入增幅,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面小康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最大的短板也是在農村,因而“十三五”時期也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攻堅階段。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農業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新問題、新挑戰,比如當前出現的國家糧食高庫存、糧食生產如何調整等問題,可概括為最突出的兩大矛盾:一是農業資源環境約束加劇。人多地少是基本國情,我國人均耕地和人均淡水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由于高強度開發利用,耕地質量不斷下降,地下水嚴重超采,農業面源污染嚴重。二是農業生產成本快速上升,農業比較效益低,其中糧食的比較效益更低。由此帶來當前一系列問題,如一些地方糧食種植面積減少,撂荒或變相撂荒及粗放經營,兩季變一季等;農村青壯年勞力大量轉移,種田農民老齡化,誰來種地成為問題;農產品價格大大高于國際市場,導致進口激增,農業生產受到成本的“地板”和進口價格的“天花板”雙重擠壓等。在這種形勢下,有的人對當前農業深層次問題認識重視不夠;有的人認為當前糧食庫存過大就是糧食生產多了,可以減少農業投入,多進口國外糧食;一些地方出現放松農業、忽視農村的傾向。
對此,筆者認為,要從補齊全面小康短板的高度認識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真正把農業放到國民經濟基礎和重中之重的地位上來。農業為我們生存提供基本食物來源,目前我國糧食多,一是短期內進口過多,二是集中在國家的庫存多。從根本上看,我國18億畝耕地生產的糧食仍處于供需緊平衡狀態。據估算,我國進口的農產品相當于至少7億畝耕地的產出,已成為必需的補充。因此,要把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手中,必須首先保護好耕地這一稀缺資源,耕地特別是高產優質農田是經過我們祖先幾百上千年的改造才形成的,是不可替代和短期內不可再生的。因此,以往那種城市擴張肆意占用耕地和良田,打著占補平衡旗號,實際占多補少、占優補劣的做法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必須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市開發邊界。同時,要持續保證和增加對農業的投入,無論在農業形勢好還是不好的時期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基于農業及農產品是基礎初級產品的特性,農業相對于工業等產業的比較效益天然較低,農業的社會效益則大大高于它的經濟效益,發達國家無一不對農業給予高額的補貼。我國農業無論從現代化的要求來看,還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均有較大差距,農民收入和總體生活水平還較低,因此,我國需要大力加強對農業的投入和補貼支持力度,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農村公共事業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科技和機械化水平,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
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中央作出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策,這也是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任務。供給側改革,就是要提高供給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農業來看,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從大農業、大食物觀念出發,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結構、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確保糧食安全,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優化品種品質,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效益和安全水平。三是推進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社會化服務,促進節本增效,提高農業競爭力。四是發展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遵循優勢區域原則發展農業生產,合理利用農業資源和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以上四個方面,以往都分別提出過,但還遠未落實,現在從供給側改革的高度來認識,它們在農業發展中的位置和重要性更清晰、更系統、更迫切了。
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要貫徹創新發展戰略,創新是第一動力,也是第一路徑。最重要的是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體制創新,就是要積極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解決在新形勢下誰來種地的問題。除傳統的個體小農戶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按照逐步走向規范的法人實體的方向,專業大戶最終將分化為家庭農場和農業企業。從糧食生產的客觀規律看,因其單位利潤微薄,必須有足夠大的規模,生產者才能獲得社會平均利潤,而我國農民戶均耕地僅有0.47公頃,不足美國的1/400,不足法國的1/110,是糧食生產的最大制約因素。最近中央提出要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抓手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筆者認為是抓到了關鍵點。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功能特點看,家庭農場是規模化糧食生產的適宜模式。現階段,家庭農場規模在南方兩熟區達到200畝以上、北方一熟區達到600畝以上,種糧就可以獲得不低于其他產業的經濟效益,農民就有種糧的積極性。同時帶動使用大型高效農業機械、先進農業技術,降本增效。隨著規模化家庭農場發展,一代老農民逐漸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有知識的新農民,將按照機械化、電子化、信息化的現代農業模式來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更適宜于經濟作物等多種經營,它最突出的功能優勢在于組織產品銷售并帶動生產。另外,作為中國特色的通過社會化服務實現規模經營的方式,典型的如小麥跨區機械化收獲,也有繼續發展的前景。
科技創新,就是要通過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生產力整體水平。圍繞供給側改革的要求,最重要的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不斷提高農業生物遺傳和生長潛力,包括生物育種,用雜交、轉基因、分子育種、基因編輯等技術方法培育更加高產優質的品種,也包括開發更新的栽培、水肥、植保等技術。二是應用設施環境工程提高單位資源產出率,通過創造人工環境,使農業生產不受季節和自然環境的約束,實現周年生產、立體生產、無土栽培等,延伸水土資源利用空間,更充分地利用太陽光及人工補充光源。三是發展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裝備,不斷減少人工作業,提高生產效率,并有望實現人力所達不到的高質量、高技術、高水平生產。四是發展農業環境控制與生態修復技術,包括畜禽糞污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秸稈資源化利用、土壤重金屬處理、綠色投入品即生物肥料和生物農藥開發等。
總之,認清農業面臨的挑戰,抓住創新發展的引領,補齊農業短板,是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迫切任務和重要保障。
作者系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社會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