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伍文胥:改革讓土地成為農民的聚寶盆

[ 作者:伍文胥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6-24 錄入:實習編輯 ]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發表的重要講話,為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發展、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指明了方向、劃清了底線、明確了重點。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農村改革仍然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系為主線的精辟論述,對于搞好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土地管理各項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6月21日新華社)

正如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所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發表的重要講話為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發展、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指明了方向,對于搞好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將農村土地資源盤活,使之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增長點,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為什么這么說?首先,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解決制約土地有效轉化為農民財富的問題。千百年來,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直接決定了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文明走向及各個時代的興衰。興,與土地有關;亡,與土地有關;土地制度和政策順應民意、符合民情,農村社會生產力就會得到大發展,社會就欣欣向榮,一片祥和,國泰民安;而隨著統治階層的腐化,土地兼并現象嚴重,傷害農民最根本的利益,甚至剝奪農民土地使用權、經營權,讓農民流離失所,無以寄養,導致大量流民,從而誘發此起彼伏的民農起義和戰亂,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極大極深的破壞。可以說,五千年的中國歷史就是一部中國農民與土地關系的歷史。

解決“三農”問題,關鍵是明確農民與土地的關系,明確農民土地權利,以法律的形式保證農民利益在任何環境任何時代任何條件下都不受損害。從新民主主義時期的土地改革,到小崗村大包干,逐漸形成了如今實行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未來的農村土地改革,必須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順應民意,實現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順應新時期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在不違背農村土地制度、政策和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利用市場機制盤活農民手中的土地資源,這農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資源轉化為可以持續增收的經濟資源。

改革讓土地成為農民的“聚寶盆”。土地是農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財富,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決捍衛農民的土地權益。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深化農村土地改革,旨在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建立更科學更嚴密的農村土地使用、經營制度,建立更具競爭性和激勵性的農村土地市場化經營機制,推廣現代高科技農業技術和土地規模化經營方式,使農民的土地得到更高效的開發利用,在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的同時,切實的為農民增收,使土地成為農民增加財富提升幸福感的礦藏。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观在线 | 在线免费观看激情麻豆视频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品 | 久久精品79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v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