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楊智斌:如何提升農村金融扶貧效果

[ 作者:楊智斌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07 錄入:實習編輯 ]

云南省農村貧困面較大,面對大量的扶貧對象和巨額資金需求,單一的財政、捐贈等無償性資金已不能滿足扶貧工作的需要,應實施金融扶貧,將信貸資金與財政資金共同聚焦扶貧工作,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實施金融扶貧應遵循的原則

一是緊緊依靠當地黨委政府原則。為了做到精準扶貧,需要地方黨委政府對貧困地區進行深入調查分析,做好到村到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針對每戶、每村、每個鄉鎮制定出詳細而可行的扶貧計劃。

二是扶貧先扶智原則。云南省各州市的貧困發生率與該州市的教育落后程度成正相關關系,必須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實施教育脫貧,實現思想觀念的大轉變,把脫貧變成他們的自我、自覺行動,使外部力量與內部力量形成同頻共振。

三是財政資金與信貸資金相結合原則。整合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和財政資金,以財政資金投入來引領信貸資金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使信貸資金惠及貧困地區人民群眾、項目和產業。

提高金融扶貧效果的措施

從實踐看,金融扶貧對提高扶貧工作的精準度,解決貧困群眾的脫貧難、難脫貧確實發揮了較好作用,但也存在農戶主動融資意愿不強、貸款結構不合理、手續繁雜、風險大等問題,直接影響到金融扶貧工作的效果。如何提高金融扶貧效果,筆者認為可從以下方面著力。

一要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是開展好金融扶貧工作的重要環節。通過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將農戶的基本信息、信用等級、貸款授信和不良記錄、家庭資產、生產經營情況以及當地的農業產業化、農田水利建設、特色農業產業、種植業、蠶桑、烤煙、甘蔗、養殖業和林業等內容納入到農村信用信息庫統一管理,建立農戶信用檔案,對農戶進行授信和發放貸款管理,實行批量評級授信,簡化放貸流程。同時,對信用村、信用戶實行貸款利率優惠政策,提升農戶自我誠信意識,促進貧困群眾利用信貸資金脫貧的主動性。

二要加強金融扶貧的體系建設。整合扶貧相關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將財政資金、信貸資金、教育培訓資金、科技扶貧資金等資金統籌使用,形成合力。涉及扶貧工作的扶貧、財政、金融機構、國土、水利、林業、農業、環保等部門要密切配合,簡化辦事程序,縮短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

三要加強金融扶貧創新。金融扶貧創新要在“風險可控、差異化支持”下開展創新。首先是建立健全金融扶貧工作機制。要結合國家在基層開展“三基”金融(基層金融、基本金融、基礎金融)之際,將金融扶貧工作融入到“三基”金融中,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建立起“銀政、銀村、銀社、銀人、銀企”的工作和協商機制,促進各類金融機構以較低的成本和合理收益服務貧困地區。其次是創新金融扶貧業務。樹立普惠金融意識,全力推進林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居民房屋所有權等“三權三證”抵押貸款創新業務,使金融扶貧貼近和服務“三農”;推進貧困群眾貸款擔保創新業務,提升擔保增信服務能力,促進信貸投放增長和降低貸款投放風險。再次是創新金融扶貧產品。圍繞貧困地區的林、藥、果、蔬、煙、食用菌和養殖、畜牧等產業,開發設計多層次、多樣化的信貸產品,如針對水果生產,開發設計“金果貸”;圍繞農村“三權三證”改革,開發設計以“三權三證”為抵押物的信貸產品;圍繞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體系建設嵌入金融配套服務,如林業產業鏈,開發設計“林權產業鏈融資模式”;圍繞貧困群眾的信用情況,開發設計“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信貸產品;圍繞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設,開發設計專項貸款產品。

(作者單位:云南省審計廳)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2016-09-0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午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 色77久久综合网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日本 |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