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鄉鎮組織員的工作體會
武寧縣石渡鄉高度重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積極探索研究,不斷增強村級組織的經濟實力,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現我就如何抓村有經濟發展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理清思路,制定規劃,營造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我鄉黨委、政府始終把切實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實際行動抓緊抓實。印發了《關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意見》,建立了領導干部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幫扶責任制,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黨政領導政績的考核內容,并確定一批集體經濟薄弱村,從班子建設、發展規劃、人才、資金、項目等方面結對幫扶,由鄉選派干部到薄弱村任職,指導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認真解決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的難點、熱點問題。
二、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提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能力。一是認真貫徹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堅持德才兼備原則,采取“兩推一選”辦法,切實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風上過得硬、先富本領和帶富能力強的各類人才選進村級領導班子,尤其配強黨支部書記。做好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農村基層就業的工作。二是充分利用黨校、農業院校、科技示范基地、遠程教育等培訓資源,有針對性地開展市場經濟、股份合作、企業經營管理、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等知識以及農村適用技術技能的培訓,增強村級組織和村干部適應市場、領導發展的能力。三是大力實施把黨員培養成致富經營能手、把致富經營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經營能手培養成村干部的“三培”工程。四是在堅持按地域、建制村為主設置黨組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村村聯建、村企聯建黨組織,以及把黨組織建立在農業產業鏈、專業協會和各種聯合體上的做法,不斷創新黨組織領導集體經濟發展的形式。
四、三、清債務、加強資產管理。一是堅持和完善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強化“村帳代理”工作職能,及時報結村級各類帳務。組織專人對我鄉8個村的各類資產及債權、債務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制定具體清理計劃,對不合理的合同、村集體債務依法進行了核銷;對于農民欠集體的款項,可根據實際承受能力,逐步還清。二是按照《村級組織規范》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村級財務管理》、《村級民主管理》、《村級民主監督》等各項財務監管制度,我鄉8個村全部設立了村務、財務公開欄,并成立了村民理財小組,建立了規范的帳目,實行賬、錢分開,接受群眾監督和鄉紀委、財政所的審計,使村級財務收支實現了規范化管理,保證了集體經濟的良性健康發展。三是對村集體所有的資產,依法采取有償租賃、承包經營等多種形式進行盤活,簽訂規范的合同,村集體通過分紅或收取承包費,增加集體收入。同時,對于國家投資的基礎設施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無償資助歸集體使用的資產,建立了登記帳制度,加強了管理。
五、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積極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多種實現途徑。一是搞好資本經營。對集體所有的土地、果園、水面、房屋、機械設備、水利設施等資產,采取多種方式予以盤活。如對全鄉土地進行規劃,探索“扶貧+”模式。二是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特色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尤其注重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草莓、吊瓜、油茶。三是加快發展二、三產業。四是推進村集體企業技術改造和體制創新。
五、重責任,建立激勵機制。一是認真落實部門包村幫扶責任制、領導聯系責任制等制度。每個包村部門實行包點到人,督查到人,目標責任到人,一包到底,幫助幫扶村理清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從資金、信息、技術、項目等方面提供幫助。二是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列入干部任期目標管理責任制,作為年終考核村干部實績的一個重要內容嚴格獎懲,對實績突出的給予表揚和獎勵,對責任心不強,不能開拓進取,致使村集體經濟發展緩慢的,給予批評教育。三是鄉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村黨支部書記是直接責任人,切實承擔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職責,具體實施、具體指導。
突出重點,搞好服務,建立促進集體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合理安排集體經濟發展啟動資金,把集體經濟薄弱村作為重點扶持對象進行幫扶,特別是在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上,給予優先安排,改善生產條件和發展環境,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全面推進“五大生態”“三個示范”建設,興辦有特色、投資少、見效快的集體經濟項目,實現集體經濟的滾動式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作者地址:武寧縣石渡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