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節,仿佛又聽到游子回鄉的腳步。
當魂牽夢繞的家鄉一旦呈現在眼前,總免不了鄉愁與真實鄉村的沖突與碰撞,多愁善感的游子們會留下無限的哀嘆,真實的家鄉遠沒有記憶中色彩斑斕、動人心弦,大多數讀者應該不會忘記2015年春節互聯網上廣為流傳的博士回鄉日記和副教授回鄉觀感,2016年春節后想必也會如此。是家鄉變壞了或者是游子們的想象脫離了現實?
一、 鄉愁的演繹真相
鄉愁是什么?詩意的解讀五彩繽紛、多種多樣,讓人遐思無限但仍難抓住主旨。與其如此,不如實話實說。
鄉愁是游子們過濾了的美好記憶。鄉愁是游子們的專利,真正在鄉的人是無所謂鄉愁的,有的是“愁鄉”——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愁,為未來的生計和發展生愁。游子們既不在鄉,又記掛著鄉、回味著鄉;“鄉愁”中“愁”是關鍵詞,“鄉”只是用來“愁”的一種媒介和附著物。這種對鄉之愁,既有理想的成分,也有現實的片段和因子。一是鄉愁中的鄉是過去的鄉村。游子們或童年或青年在鄉村生活,記憶中的鄉村生活和文化已是過去時,與現在的鄉村現實不是一回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說來詩人很幸運,只是家鄉的兒童不認識游子,家鄉的山水房屋大概沒有變,但在今人這無疑成了奢望,日新月異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速度和節奏,游子們離家多年,處于轉型期的中國鄉村,家鄉已是面目全非了。人在變,環境也在變,家鄉的名可能還是那個名,但鄉已不是那個鄉了。二是鄉愁中的鄉已被抽掉了痛苦的元素。心理學研究揭示,對于痛苦的記憶,隨著歲月的流逝將逐漸減輕,所謂歲月撫平了傷痕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常常告誡年輕人不要忘本,其實忘本是人的天性。也正是因為忘本,人類才能卸下包袱輕裝前行,生活在幸福之中。上個世紀50、60、70年代出生的人,正是基于鄉村生活挨餓受凍、生活無助,才懷著極強的動力沖向城市、逃離鄉村,時過境遷,時光逐漸抹平了彼時的痛苦,留下的都是美好。但無論留下的鄉村記憶是多么美好,記憶只是記憶,已經和現實的鄉村越來越遠了。那兩位帶著無限哀怨和傷感寫回鄉日記的博士和副教授,想必是把記憶中的鄉村與彼時實際的鄉村搞擰巴了,更是以過濾掉痛苦僅留美好記憶的鄉村要求現實的鄉村。豈有不哀怨和痛苦之理?
鄉愁是游人現實希望的定向透射。一代文學巨匠錢中書發現了人類社會的圍城現象。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游戲也罷),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生活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人們,見慣了冷冰冰的高樓大廈、擁擠的交通,膩歪了飄散著霧霾的大氣,煩惱了繁忙單調的生活,總有一種逃離城市、回到鄉村的沖動,想象著能過上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把充滿綠色、空氣清新、寧靜和諧的希望定向投射于鄉村。因工作或生活的羈絆離鄉越久,這種定向投射就愈加強烈,愈加附帶有個人的色彩成分。誤以為幻想中的鄉村就該如此,但幻想的現實終不是現實,現實的鄉村并不以游人們的幻想而改觀。
鄉愁是社會的良知。鄉愁是游子對家鄉的眷戀和相思,無論經歷了多少苦難、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在它鄉有了多么輝煌的成就、顯赫的地位和閑適的生活,總會想念著故土和故人,“報恩”的樸素情懷超越了功利主義的思維框架,延續了人類的美德。只有像劉阿斗這樣的腦殘之人才會樂不思蜀,當然項羽式的“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已經超越一般意義上的故土情結有太多的顯擺意味了。愛之深則責之苛,個別游子對家鄉的批評雖有些言過其實,但也能讓人理解。
鄉愁是部輕喜劇。鄉愁是游子們共同的心結,是連接故鄉與居住地、過去和現在的紐帶。愁中的鄉因各人過去生活的環境、生活狀況和性格特質大相徑庭,來自南國山區的游子決不會有大漠孤煙直的鄉愁,來自平原的游子也不會有層巒疊嶂山水間的鄉愁。鄉愁是游子編織的夢,越是看不到鄉,往往把夢編織得越美好、越色彩斑斕。夢境一旦觸及現實,五彩的夢立馬萬朵桃花開般的碎了一地。離鄉越久,鄉愁越甚,幻想的成分越多,失望越大。從這方面來講,鄉愁是部輕喜劇,注定以喜劇開頭,以悲劇結束。正所謂終日思鄉不是鄉,真見鄉時淚汪汪。
二、 鄉村的邏輯
鄉村循著自己的發展邏輯,不會因鄉愁而改變,不會因哀怨而變得灰暗,也不會因贊頌而變得亮麗。
鄉村是柴米油鹽生老病死交響曲。鄉村不是伊甸園,不是世外桃源,而是仍留鄉村人們的生活生產繁衍之地。生活要柴米油鹽醬醋茶,要醫院學校,要男婚女嫁。生活中有歡聲笑語,也有悲歡離合。為了滿足生活所需,要生產要參與市場交換,要培植產業尋找市場。在城鎮化發展的大趨勢下,大批青壯年農民進城打工經商,留在鄉下多是老人和婦孺,鄉村空心化、老弱化,“人死了連抬棺的都湊不齊”,生活尚且不易。生產更難。
鄉村是支艱難發展的歌 。城市在發展,農村也要發展。城市的區位、政策和集群優勢源源不斷地對農村資本、資源、人才和人力資本產生著虹吸效應,使本已貧瘠的鄉村越發尷尬,缺人才、缺人力、缺資金連帶著缺文化。筆者去年在西部民族地區工作時,切身體會到發展的艱難。一個山村修建出村的公路,政府出沙子水泥,村里按照“一事一議”投工投勞,村民積極性非常高,在外打工的以資抵勞請人代工,一群老人婦女孩子在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既感人又令人凄楚。鄉民們在內心深處蘊藏著強烈的發展意識,只要有大家信得過的人出頭,愿意出錢出力出汗,但村里可動員的精壯勞力實在太少。近幾年實施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國家戰略,政府對鄉村地投資增加了,但基層干部們仍感到工作困難重重,表面上看基層虧空太大,方方面面都要錢,政府給的錢遠遠不足;實質上是,青壯年勞動力枯竭,人心散了,有的戶多年與家鄉失去了聯系,名義戶籍在村里,人卻找不到,村里會議沒法開,一事一議發展公益事業難以推進。
鄉村是沖突和矛盾的高發區。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沖突、有矛盾。越是貧困落后的地區爭奪有限資源的沖突也越為激烈,倉廩實而知榮辱,為生存和吃飯而產生的沖突遠比改善生活提高品質的沖突激烈的多。在城鄉沖突和資源爭奪中鄉村處于劣勢的大背景下,鄉村內部對有限資源的爭奪要激烈和暴力,結果越顯得殘酷。經濟層面的沖突必然帶來基層社會治理結構和文化的改變。個別落后地區鄉村黑惡勢力開始滲透基層政權,農村社會治理環境趨于惡化,雞鳴狗盜、欺男霸女時有發生,正是這種沖突的內在表現。對比一些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地區乘勢建立了新型農村治理結構,公共服務在農村的比重提升,農村逐漸社區化。就會明了正是城鄉競爭、區域競爭使落后的鄉村經濟低速發展,由此加劇了鄉村的矛盾和沖突。
鄉村正在裂變和重塑。當今的鄉村正處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表現之一是工商資本大幅度上山下鄉進入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逐漸興起,自給自足的小農戶已經難以存在,正在變為工商資本的打工者和原材料的提供者;表現之二是鄉村文化已成為城市文化的追隨者,逐漸向城市看齊,鄰里相助相幫的勞務交換關系已經被市場經濟的貨幣交換關系所代替,自家制作的年貨已經被城市超市的商品代替,山野風味的民間演出已經被流行歌曲和廣場舞掃蕩一空。表現之三是農村住宅、醫院和學校等有限的公共設施必須要重新規劃,無論從方便居民的生活生產和提高經濟效率上看都要如此。故有的鄉村模式守是守不住的。
三、 鄉愁與鄉村的碰撞
鄉愁與鄉村是從同一起點出發的兩條線,相交又不會完全重合。既如此,沖突與碰撞是所必然。
在游子的鄉愁中無數次播放著鄉村的畫面:青山綠水、小橋流水;農家院落、家庭和睦、寧靜和諧、鄰里相助。可現實卻可能是,環境已遭污染,寧靜不再;農家院落已被高樓代替,鄰里相幫已被金錢買賣所代替。對此,游子們可能很憤慨,但當地村民們卻未必贊成。村民們更愿意看到的是豐衣足食,收入增加;問一問鄉間的老人們,大多的回答是,比起衣不蔽體、食不裹腹的日子,現在好多了,滿意度和幸福感還是挺高的。對于游子們贊賞有加的,當地村民未必買帳。有則小段子挺有現實意義。有位游子對云南某處的原始森林大加贊賞,對當地的村主任說,你們一定好保護天然的原始森林不遭破壞。村主任說,我們要都還是猴子住在樹上,你們就更高興了。瞧瞧,村主任的話多耐人尋味。同樣一件事,游子們感受到的是美麗風光,要保護;當地的村主任卻想的是現實的經濟收入,村民的衣食住行的經濟來源。無獨有偶,筆者接觸的一些地方的領導就對“鄉愁”中的“保護”頗不以為然。這也保護那也保護,保護要花錢,我們就別吃飯了。想來還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高明,吃飯穿衣的需求遠比享受休閑的需求重要。當落后地區的群眾尚且為解決溫飽和基本生活必需品而發愁的時候,要他們餓著肚子保護環境美化環境是多么不合時宜。
鄉愁中的哀怨大都來自于游子的主觀感受,把自己的感受當成了村民的感受。其實,經濟地位、所處環境不同,導致了不同的需求層次,游子與村民的主觀感受早已大相徑庭。
四、 轉化鄉愁
鄉愁不該只有哀怨,只有指責和抱怨。怨婦般的指責和抱怨也許引來同情,但卻于事無補,無助于現實的改變。平心而論,當年游子們離開鄉村,除了響應國家的召喚實現個人價值的堂皇理由,何曾不帶有逃離鄉村的個人私利,包括自己在內的一批鄉村精英離開了,怎能希望留守的老弱病殘把家鄉建設好。己之不欲勿施于人,這種想法是何等的可笑。從我做起,把哀怨的鄉愁轉化為支持建設和發展的鄉愿才是正途。
平視鄉村。鄉村不缺文明,鄉村自古就是文明的發端。鄉村文明的衰落只是出現在近代,當城鎮化的進程大大加快,相對城市文明、工業文明和商業文明的大放異彩,農村文明和農業文明逐漸式微了。平視鄉村,綜合鄉民的視角和發展的需要思考問題,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指點鄉村,才能發現鄉村發展的癥結,把鄉愁轉化為建設的力量。
正視變化。鄉村的變化是發展的必然,沒有人能夠改變歷史的潮流。變化中又破又立,散亂的農家院落和碎片化的小塊田園已難以適應大生產大市場的需要,不必固執于鄉愁記憶中的布局,重新規劃勢所必然,核心是方便生產和生活,能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
支持鄉村。現在的鄉村已不是封閉的鄉村,互聯網的無形高速公路與現實四通八達的路網水網早已把鄉村和外部世界聯在了一起。鄉村不僅需要金錢的支持,還需要文化信息的支持,每個游子只要有心,總能找到支持家鄉的支點。
回到鄉村。青年闖社會,老年報鄉梓。封建社會的外出做官和宦游之人,年老致仁多愿回到鄉村,既是修身養老,也以積蓄的金錢和人脈回報家鄉,鄉紳和鄉賢階層均在此基礎上得以形成。現代社會,人們講求四海為家,但何妨也落葉歸根,把積蓄和才智貢獻給鄉村建設。與其呆在城市無所事事,何如回到鄉村大有作為。
作者系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副校長;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2年第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