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建立國有資本動態調整機制,完善國有資本退出機制,加快處置低效無效資產。
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呈現L型走勢。2016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均為6.7%,四季度部分數據也十分亮眼,尤其是2016年12月PPI出人意料地環比上升5.5%,為2011年9月以來所僅見。按照國家發改委的預期,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6.7%。在全球經濟一片低迷之下,中國6.7%的增速應該算是不錯的狀況。
不過,在衡量中國經濟的健康程度時,一個不能忽視的指標是民營企業的盈利情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至11月,國企累計利潤增速反超民企,這是2004年至今除2009年“4萬億”期間外的首次。國企利潤連續5個月增速上行,民企連續6個月增速回落,國企與民企利潤累計增速剪刀差從2016年初負22個百分點變成了正2.3個百分點。國企對民企利潤的擠壓可能會造成民企和制造業投資意愿和能力的下降。國企利潤反超民營企業,可能會加強市場的悲觀看法。而2016年12月小型企業PMI(47.2%)落后于大型企業PMI(53.2%),進一步印證了這種趨勢。
不可否認,在生產要素全球流動的時代,投資效率決定了資源流向,更決定了經濟效率。有分析數據顯示,2015年投資總量55萬億元,占67萬億元GDP的81.5%,2016年將超過60萬億元,2017年可能超過67萬億元。歷年GDP的50%左右來自于投資,這幾年每年都超過80%。就是說中國投資連年上漲,但投資對GDP的貢獻率卻在下降,意味著投資越來越沒效率。
政府部門主導投資是一方面,大量的國企則是另一方面,國企的低效率在經濟新常態下尤其明顯。必須認清的是,國有企業改革和政府改革的問題,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誰來影響資源配置。過去政府和國企掌握著很多政策資源、財政資源和土地資源,銀行掌握著金融資源,在舊套路下,政府配置資源得心應手。但在新形勢下,舊的方式行不通了,銀行也不像過去那樣配合。尤其是在金融資源問題上,看著市場上流動性過剩,但很多亟須的領域卻融不到資。由于在很多市場領域的估值發生了變化,市場化的資源配置也在發生重大變化。
十八屆三中全會早已指出今后改革的方向是市場化改革。市場化改革是一個內涵廣泛的改革概念,它涉及到價格改革、放開市場準入、打破壟斷、要素市場改革、政府改革、金融改革,也包括國企改革和法治社會的建設等。市場化改革的基本目的就是實現由市場來決定資源配置,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在制度改革的配套支持下,最終提高中國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
如何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關鍵在于壯士斷腕推進政府改革,重點要放在供給側改革上。那么政府怎么改呢?恐怕重點還是在供給側改革。具體可從四個方面著力:一是要限權,即政府限制權力,給市場更大權力;二是要放松,對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放松管制,增大它們自由投資的空間;三是要公平,對民企和對國企要一視同仁,創造公平發展的環境;四是優化地方公共資源配置,減少不必要的財政浪費,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的分配合理性和使用效率,減少因幫扶僵尸企業(尤其是國企)而帶來的地方政府資源配置低效問題,盤活地方資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2017-01-1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