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就是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未來負責的態度,把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壯麗山河、怡人風光傳承好、守護好、發展好。要牢固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定,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實際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絕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脫貧“成績”。
堅守生態紅線。貧困地區多為交通不便、發展程度較低的山區,在幫扶工作中要堅守生態紅線,全方位推進綠化行動,統籌實施植樹造林、山水保護、生態修復、功能提升,扎實抓好生態功能區建設,加強河流溝渠生態保護,加強世界遺產地、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風景名勝區等各類典型生態系統建設,著力構建“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生態安全格局。同時,持續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突出抓好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強化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控和整治,努力讓人民群眾呼吸上清新空氣、喝上干凈水、吃上放心食品。
建設綠色家園。在脫貧攻堅中踐行綠色發展,要找準最大限度地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的著力點和突破點。發展特色農業。充分發揮貧困地區的生態資源優勢,把發展綠色農業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繪制綠色發展“土壤地圖”,支持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實現貧困群眾增收、綠色發展增效。建設美麗鄉村。強化傳統村落、傳統建筑保護與利用,做好治山治水、顯山露水文章;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在每個鄉鎮規劃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對農村垃圾實行“村收集、鄉運輸、縣處理”,努力營造干凈、清爽、美觀的城鄉環境。
健全生態文明體制機制。脫貧是短期目標,發展才是長遠目標。要著眼優美環境大家一起創造、美好生活大家共享,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加快建立綠色發展考核評價機制,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綠色發展;要在村、居民中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鼓勵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切實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綠色發展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社會風尚。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緊扣脫貧和生態兩大主題,把推進綠色發展作為地方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舉,努力打造脫貧攻堅中的生態樣板,做綠色發展的推動者。
作者單位:四川省樂山市中區政協辦公室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