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以糧食生產為主的傳統農區,人均一畝多地,種地既占不住人,也養不住人,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經營很難致富,尤其是面對當前“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農業兼業化”的現實局面,如何才能實現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協調發展?近年來,作為整縣制推進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安徽省太和縣多措并舉,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職業農民,力保農業發展的現代性和可持續性,全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異軍突起,形成了集群化、本土化、職業化、精英化發展的態勢,成為太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領跑方陣、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
現代農業這個“面”,是由各類農業經營主體作為“腿”支撐的,“面”的承載能力、承載內容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主要取決于“腿”的多少、大小和支撐力度。太和縣域面積1822平方公里,人口180萬,耕地面積175萬畝,在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過程中,通過發展、培育和壯大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構建了“區中園”“區中企”“區中社”“區中場”競相集群發展格局,人們普遍認為,這種做法對于平原地區、糧食主產區、農民外出務工比例大的地方,亦有借鑒之處。
截至2016年6月底,太和縣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聯合社6家,家庭農場1782家,合作社227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隊伍達4063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9家。進入太和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給人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幾十畝一個家庭農場,幾百畝一個合作社,上千畝一個龍頭企業,在組織形式上各領風騷,在產業布局上各具特色,在經營規模上大小不一,在運行特點上各有千秋。
主要內容
組織形式。太和縣農業經營主體在發展過程中,旗幟鮮明地形成了五大組織形式:一是種養大戶領辦型。在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的“安徽恒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率先入駐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土地流轉大戶,在核心區租地4000多畝,從事小麥良種繁育和紅薯、薄荷、草莓、馬鈴薯等脫毒種苗的育苗和制種,每年給當地農民提供土地租金收入400多萬元、務工工資120多萬元,吸納大學生20多人,年供紅薯3萬畝1億多株的種苗,年供小麥60萬畝約600萬公斤的良種。二是龍頭企業帶動型。“安徽三泰面粉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在全縣31個鄉鎮所設的43個“小麥儲兌所”為基礎,發起設立了“太和縣共贏糧食產業聯合體”。在產前:合作社、家庭農場利用已經流轉的土地,作為三泰面粉有限責任公司的小麥生產基地,實行訂單生產,所需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由聯合體統一招標,集中采購,按中標價供給。在產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所需的技術服務、植保服務和勞務服務,由聯合體統一調度,根據實際情況配置專業化服務隊伍,服務收費明碼標價。在產后:三泰面粉有限責任公司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訂單收購聯合體成員的小麥,并開具小麥存單,合作社或家庭農場的小麥存單可以用來兌付農戶的租金、生產資料、面制品、食用油、現金等,如果什么都不兌換可以作為糧食儲蓄參與分紅,有短期儲糧和長期儲糧兩種分紅類型,農民和聯合社成員單位均可參與。通過聯合,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實現了三方共贏:農戶把土地流轉出去,不僅可以獲得每畝1000多元的租金收入,而且年可獲得5000元以上的工資性收入;目前成員單位已發展到450家,與此并行的還有“徽太”“徽合”“徽漁”“泰郭”四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三是科技人員示范型。徐淙祥,一位地道的職業農民,“淙祥現代家庭農場”的農場主、高級農藝師、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大代表,以其對農業技術的執著,集成了皖北地區主要糧食作物高產栽培技術模式,總結有小麥優質高產58首諺語栽培法、20項關鍵技術栽培法,培育有“太豐6號”高蛋白大豆,被譽為安徽省小麥“麥王”,多年保持和刷新全省小麥、夏玉米和大豆單產最高紀錄,當地老百姓對其生產技術深信不疑。四是返鄉農民創業型。郭廟鄉立新村農民陳友義,多年在海南省種植西瓜,積累了一定的西瓜栽培經驗,2009年返鄉率領6戶農民辦起了麒麟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其帶領下全縣西瓜產業經過7年的發展,面積已達10多萬畝,所在的郭廟鎮也成為全國榜上有名的西瓜之鄉。五是產業轉移入置型。北京花卉大市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花卉生產經營能手,近年來他們看準了太和的投資環境和自然條件,紛紛將基地和市場轉向太和,首批入駐的就有26家家庭農場,在他們的帶領下太和縣的花卉產業成功實現了異地入置,為增加農民收入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
涉及產業。太和縣4000多家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涉及糧食、林果、花卉、西瓜、中藥材等10多個產業,是全縣農村土地流轉、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特色產業、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樞紐,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主導著全縣的特色產業布局,以產業聯盟為基礎形成的中藥材種植、花卉苗木栽培、西瓜種植、小麥良種繁育、水產養殖、畜禽養殖等各類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和聯合體,支撐著全縣的農業塊狀經濟、片狀經濟和帶狀經濟。
示范內容。太和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各類經營主體為依托,以核心區建設為平臺,發改、農委、財政等涉農單位,集中財力、集中項目、集中投入、集中展示,分別建立示范區、示范園、示范基地,形成了農機、農技、服務、物聯網、標準化養殖、水電路林“四網”綜合治理、農產品加工、三產融合、產業扶貧等各類示范樣板,區中有區,區中有園,集各類示范于一體。安徽省農科院和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與經營主體對接,在核心區建立了協同攻關、合力推廣的工作平臺;農機生產廠家與經營主體對接,量身定做一些現代化的農機裝備,大型噴灌設施轉動一圈可以澆灌1100多畝地。
運行特點。一是經營主體集群化。太和縣40萬農戶、208個村,土地流轉面積100萬畝,基本上形成了“百戶1社”“5村百社”“4社千畝”的結構。相對而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比較密集,具有一定的群體優勢。二是經營主體本土化。在4000多家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中,本土數量3900多家,本土率占98%以上。三是經營主體職業化。4000多家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的成員基本上都參加過職業農民培訓,他們從勞動時間、耗費的精力、掌握的技術和資金投入等方面,是群眾認可的、地道道的新型職業農民。四是經營主體精英化。隨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隊伍的不斷壯大,一部分能經營、善管理、會盤算的經營主體脫穎而出,在競爭中開始嶄露頭角,并且占據了一定的比例,有的經營者是各級人大代表,有的是勞動模范,有的成為一方產業的代言人,他們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社會的尊重,提升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形象和地位。
主要做法
太和縣委、縣政府堅持“到位不越位,引導不強迫,支持不包辦,服務不干預”的原則,為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創造條件、創優氛圍。
強化政策支撐??h政府每年預算3000萬元支持現代農業的發展,本著“先建、后驗、再審”的原則,按照經營主體投資額度,打包補貼45%;2016年又專門出臺了《扶持綠色中藥材產業示范園建設工作方案》,規定對示范園內中藥材種植200畝以上的大戶或企業,給予連續5年的補貼;同時縣農委、縣財政局、縣國元保險公司聯合開展了“家庭農場保證保險貸款”和“融資風險補償基金貸款”,每年為農業經營主體解決近1億元的資金需求。
構建治理模式。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太和縣委、縣政府在苗原河流域本著高標準定位、大規模投入、階梯性開發的治理辦法,采取“統一規劃,確定標準,分段實施,分級負責”的原則,投資6.47億元,進行了綜合治理和改造提升,并作為一種治理模式逐年、逐片推開,用3~5年的時間,全縣治理一遍,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為經營主體安心、長期、穩定的投入和發展奠定基礎。
鎖定冬春工作。3年來,太和縣委、縣政府每逢年底之前都要出臺一個《今冬明春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實施方案》,每個方案都有一個重點。鎖定每年的冬春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已經成為推進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提高農業經營主體抵御自然災害的一項重點舉措。
優化區域布局。太和縣委、縣政府本著現代農業“遠郊產業化、近郊都市化”的產業發展思路,明確各區域的主導產業。如:105國道以西、倪邱鎮以北的鄉鎮,重點培育中藥材產業;縣城周圍的有關鄉鎮,突出發展都市農業,把傳統農業拓展到生產、加工、銷售、體驗、休閑、旅游等各個方面,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依托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新產業和新業態。
搶占科技高地。太和縣委、縣政府與安徽省農科院在太和合作共建了“安徽省農科院皖北分院”,占地44畝,投資近8000萬元,請科研單位拎包入住,合力構建科技轉化應用的工作平臺,促進產、學、研、用協同發展;同時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作共建了“中科院皖北現代農業綜合試驗站”;近期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在太和建立植物逆境科研工作站。省農科院、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研究中心的入駐,必將全面提高全縣農業經營主體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水平。
進行資產移交。根據中央、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允許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產轉交合作社持有和管護”,為確保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項目所形成的資產不流失,并且得到及時有效的管護,發揮應有的作用,縣里將示范區核心區的項目所形成的資產全部移交給農業經營主體管護和使用。
成效進展
太和縣大力構建競相集群發展格局,實踐證明行之有效:一是安徽省的小麥、夏玉米最高單產產生于縣域內的家庭農場,其中小麥最高單產達760.9公斤,夏玉米最高單產1055.8公斤;二是糧食生產的關鍵技術率先在家庭農場和合作社中得到推廣和應用,僅小麥拔節孕穗肥的施用和砂礓黑土改良技術的普及,使全縣小麥單產平均提高50公斤,年增產7.7萬噸,增效1.5億元以上;三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秉承先進的發展理念,探索了“畜-沼-糧”“林-禽-草”“魚-菜循環”、“藕-魚共生”的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同時還自費認定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45.1多萬畝,認證市級以上名牌農產品8個,認證農產品著名商標8個;四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結構正在走向產業化布局,全縣100萬畝的土地流轉他們占45%以上,“聚點成片、集片成區、擴線成帶”,所形成的一批規模產區正是他們的杰作;五是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的現代化裝備水平突飛猛進,大型植保機、灌溉機、甚至無人機等成井噴態勢,烘干及冷鏈設施進入家庭農場,傳感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和人工影響氣候室,對他們來說不足為奇,鍵盤、鼠標、手機成為他們的生產經營工具,互聯網、物聯網、移動終端、微信營銷、農產品電子商務成為他們拓展的領域;六是他們執著的堅持“做給農民看,引導農民干”,在全縣構建了6萬多畝的“可看、可學、可推廣、可復制”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
在示范區的帶動下,太和縣傳統的種植結構被打破,糧食生產開始彰顯個性,強筋麥、高蛋白大豆、特色玉米、多功能紅薯、專用粉、特需人群專用食品和多彩、多味、專用糧搶先登陸市場。一產的局限被打破,上中下游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產供銷加互促的復合型產業體系正在形成。
(作者單位:安徽省太和縣農業委員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2017-04-0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