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趙忠世:著力做好五個“新”激活農業農村發展動力

[ 作者:趙忠世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447 更新時間:2017-04-21 錄入:19 ]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金融的服務與支持。根據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要求,結合農業銀行實踐,我認為金融機構創新支農方式,應著力做好五個“新”。

打造新產品。在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新主體、新要素、新業態、新市場不斷涌現,其組織方式、運營特點、盈利模式均有別于傳統三農,迫切需要在準入、評級、抵押擔保、期限等方面進行差異化設計。近年來,農業銀行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特色優勢農業、農地產權制度改革等重點領域,精準創新了一批三農特色產品。到2016年末,農業銀行三農特色產品數量達到193個。

推出新工具。隨著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組織化程度的提高,三農領域對資金資本的需求規模更大、周期更長,迫切需要打通債券、股權、基金、租賃等新型融資渠道。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對金融工具創新也提出了明確要求。近年來,農業銀行充分發揮綜合經營優勢,創新運用“債、投、租、證”等多種方式,更好地適應“三農”綜合化、多元化金融需求。

探索新模式。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創新財政支農投入機制,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近年來,農業銀行借助財政資源杠桿,通過政府增信、政府購買服務融資、產業基金投貸聯動、特定融資主體統貸統還等模式,推動信貸資金進入三農領域。

運用新技術。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同時,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提供金融服務。近年來,農業銀行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緊扣三條主線,積極探索互聯網服務三農方式。一是與農業部合作,做好農村信息進村入戶金融服務;二是開展農村電商金融服務,為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搭建線上金融服務渠道;三是創新推出三農數據網貸,自動化、規模化、批量化發放農戶貸款。

構建新渠道。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成為制約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重要短板。從2011年起,農業銀行在全國范圍內創新實施“金穗惠農通”工程,初步構建一條大型商業銀行低成本、廣覆蓋、可持續的三農金融服務新型渠道。工程的核心是四個“一”:一張卡、一個代理服務點、一臺電子機具和一攬子金融服務,即通過在農村地區發放金穗惠農卡,廣泛設立代理服務點,布放電子機具,讓廣大農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到存款、結算、匯兌、代收代繳、保險、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到2016年末,農業銀行在農村地區共發放惠農卡1.94億張,設立“金穗惠農通”服務點63萬個,布放電子機具107萬臺,基礎金融服務行政村覆蓋率達75%。

(作者:中國農業銀行三農業務總監)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7年04月20日 03 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变态另类欧美 | 久久久亚洲综合久久久久87 | 中文字幕在线女教师制服 |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 亚洲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第二区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