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呂德文:完善村民自治,遏制村霸滋生

[ 作者:呂德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10 錄入:19 ]

前一段時間,中紀委七次全會強調加大對“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的整治,最高檢印發《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犯罪積極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意見》,打擊“村霸”已成各級紀委和檢察機關的工作重點。“村霸”為禍鄉里,侵害集體利益,破壞農村和諧穩定,為老百姓深惡痛絕。懲治“村霸”是關涉基層治理秩序,關系老百姓安全感、切身利益的大事。

“村霸”是鄉村社會一直以來都存在的痼疾。歷史上,大凡遭遇自然災害、戰爭或社會動亂,村莊就會出現潰敗。一些村莊精英收羅了鄉村混混等邊緣人群來壓制農民反抗,成為惡霸地主,甚至于基層政權也啟用鄉村混混作為基層治理的“經紀人”,這樣就產生了各類“村霸”。當前,我國實行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激烈的階級沖突已不存在,“村霸”已無大量產生的社會土壤。但是,在有的農村地區,村莊生活原子化程度較高,尤其是稅費改革以后,基層治理能力普遍弱化,一些中西部農村的鄉鎮政府基本上是“維持型”政權,沒有能力也無動力介入村莊事務,這樣就產生了一些“強人”維護村莊安全、生產合作、調解糾紛等現象。在大多數情況下,“強人”本身是農村社會結構的自然產物,受制于村莊輿論、法律制度的監管,不過,在原子化較為嚴重的村莊,農民集體行動能力較差,個別私心較重的“強人”就有機會謀求私利,甚至采用暴力手段損害村民利益,侵占集體財產。一些“強人”通過非法手段操控村民選舉,成為村干部,這又反過來強化了其對村莊的控制,“村霸”就此產生了。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農村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基層治理能力弱化的問題。但是隨著大規模投入以及工商資本下鄉,使得農村灰色利益空間也在不斷膨脹,為“村霸”留下了可乘之機。比如,在項目落地過程中,“村霸”通過非法手段承包工程,運用暴力威脅等“協助”施工方給“釘子戶”做工作,從而獲取巨額報酬等,已經成為農村灰色利益鏈條中的重要一環。

懲治打擊“村霸”,需要兩手準備、兩手都要硬。一手抓村莊建設,清除“村霸”的生存土壤。具體而言,在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更要著力進行文化和法制建設。另一手是抓基層治理能力建設,壓縮“村霸”賴以生存的灰色利益空間。具體說來,一是要調整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設計,比如改革國家涉農資金的投入方式,讓鄉村兩級組織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二是要通過基層組織建設,讓基層政權發揮日常監管的作用,讓村民自治真正有效運轉起來,防止“村霸”攫取村莊權力。

在治理“村霸”的具體方式上,還有較多的制度空間可供運用。首先,完善和發展村民自治制度。自從1998年村組法施行以來,我國的村民自治制度已經走過了將近20年時間,如果加上施行階段,則時間更長。實踐證明,這一制度是符合農村治理實際的,通過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民實現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一般而言,“村霸”是破壞民主制度的產物,也是村民自治所不容許的。嚴格按照村民自治要求來進行村級治理,既可以壓縮農村灰色利益空間,又可以在制度上防止村干部獨斷專權,使“村霸”失去生存空間。其次,要充分發揮黨在監督、完善村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基層黨組織在村級治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強基層黨建,同樣是壓縮“村霸”生存空間的基礎工作。黨組織可以通過加強組織工作,強化黨的紀律作風建設,防止那些“村霸”攫取村莊權力。一旦黨員干部蛻化成為“村霸”,黨和政府的紀檢監察部門應該積極干預。

說到底,“村霸”是基層治理體系不夠科學,治理能力較弱情況下產生的,欲根治“村霸”,不僅有賴于農村社會順利轉型,更有賴于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2017-05-1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天堂网最新资源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自产视频免费 | 亚洲性图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小早川 | 伊人依成久久人综合网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