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黃大寧:中國創意農業產業化戰略及發展模式探索

[ 作者:黃大寧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22 錄入:19 ]

“想、講、看、干”是從錯綜復雜的“三農”問題中,理出這一個簡單的基本要領,應用于創意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實踐中;從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角度,想農業、講農業、看農業、干農業,實現農業產業的創意化發展。

一、創意農業的表述與基本特征

1、創意農業表述

創意農業,簡單地說就是用創新性、創造性思維引領農業和農村社會的發展,培養新型農民。因此,廣義的創意農業問題也包括三個方面,分別表述為:創意農業、創意農村、創意農民。

創意農業,是指從充分發揮各地資源優勢的原則出發,運用現代農業的發展理念,以廣泛應用當代先進的科技成果為手段,通過“傳統農業文化開發和現代農業文明經營”的有機結合,創造一種環境友好型、低消耗、高效益的新興農業產業。

創意農村,是指具有特定的自然基礎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按照創意農業的理念,通過科學規劃所形成的創意農業產業聚集區及輻射區。

創意農民,是指所有具備創新能力、創意激情、創造思維,專業從事創意農業策劃和創意農業經營管理的群體。

綜合以上“創意農業”、“創意農村”、“創意農民”的表述,其共同的內涵是指面對市場需求和變化,在大農業領域各層面、各環節,都旨在于“善于發現、勇在發明、智謀發展”,努力探索農業產業化開發的創意之路。

2、創意農業的基本特征

圍繞農業領域發揮人的智慧,提出一些的新觀點、發展創意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演變的新趨勢,其將可成為國家提升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創意農業具有以下幾點特征:

(1)特殊性的職業主體。“創意農民”是從職業身份的角度來提出,這區別于傳統概念從戶籍的角度來說農民。創意農民其包括所有參與創意農業經營管理的人員,除了專業從事創意農業生產的農民外,還可以是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藝術家、大學生或某一領域的精英,這遠遠超出了傳統概念的農民范疇,具有職業的特殊性;就是把創意農民作為一種職業來看,是一個經濟主體;當然,其自身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并依照一定的職業要求參與到創意農業經營管理活動當中,共同創造中國鄉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并獲取相應的報酬。因此,把創意農民謂之特殊性的職業主體。

(2)有效性的資源整合。傳統概念的農業,普遍都想到的是“等天立地”,即過分地依賴土地和天氣。長期以來,很大的精力都放在論“土質”、相“地貌”、盼“天水”上。當然,土地資源是發展農業最基礎的資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資源。在創意經濟時代,農業領域可開發、利用的資源還是相當的豐富,如何有效整合最為關鍵。包括相關的人力資源以及一切能為農業產業發展所用的社會各種資源的整合。

創意農業產業的形成,是以其自身存在的資源為載體,通過有效整合社會各種資源,創造新的元素,重新開發、設計、包裝,使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產業更具廣泛性、實用性,從而開拓新的市場,實現創意農業產業的高附加價值。

(3)差異性的項目管理。差異性的項目管理,主要表明的是創意農業產業定位及其管理辦法與傳統農業產業定位及其管理辦法的區別。傳統概念的農業產業普遍是以“多”來定位,單方面追求“多”產;其管理辦法也是比較粗獷,缺乏必要的科學性、系統性。

創意農業產業定位可以是從“少”上做文章,“少”為稀,稀為貴。創意農業產業更多的是從區域差異、產品差異、服務差異或時間差異為自身的獨特資源優勢;以差異為寶、獨一為貴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合理的定位,再引入項目管理的技術和方法,用計劃、評估、控制創意農業產業具體項目的一切活動,以按時、按預算、依據規范,創出獨一無二的項目和產品;把“少”的做優、做強,再以強輻射帶動做“大”;最終發展達到一個“又強又大”的理想效果,這就是創意農業產業的差異性項目管理。

(4)藝術性的整體升華。創意農業以“傳統農業文化開發和現代農業文明經營”的有機結合構成一個產業形式,其具有一種文化藝術活動激發農業產業整體性升華的特性。換句話說,就是創意農業比傳統農業更自覺的、更主動的強調文化元素的注入,提升農業產業的文化藝術價值,并通過多種形式表現出一種可延伸的投資回報鏈,將創意融入農業經濟領域。

二、中國創意農業產業化總體戰略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描繪了我國農村全面小康的宏偉藍圖,制定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

據此,我們提出中國創意農業產業化的總體發展戰略。

1、創意農民職業化

創意農民職業化,是創意農業發展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戰略思想。樹立全局觀念、長遠觀念,整合來自各行業、關心創意農業發展的精英,組織、培育一批職業化的“創意農民”;加強創意農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并制定相應的措施,鼓勵、帶動群眾,從根本上對“農業、農村、農民”進行有效的“創意”。創意農民職業化是創意農業產業化的重要基礎,也將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主體之一。

因此,構建一個有利于創意農業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引導各界人士,徹底轉變對傳統概念農民的看法,把積極培養、使用、穩定和吸引人才作為創意農業發展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建立起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激勵機制,激發更多的企業家、藝術家、科學技術人員以及全社會勞動者的聰明智慧和創新潛能,投身我國創意農業產業建設中,形成一支高素質的職業化創意農民隊伍。

2、創意農村個性化

創意農村個性化,主要是基于新產業、大市場、強品牌的思維,強調創意農村的特色與個性化。通過展示個性化的創意農村,才能更好地引導豐富的社會資源向農村集中,吸引社會各界的有識之士,為農村投入相應的資本,獻出他們的智慧和謀略,共同造就一批各具區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創意農村及創意農業產品;個性化的創意農村需要精益求精,挖掘、整合現有優勢資源,努力使“中華傳統農業文化開發和現代農業文明經營”這兩個基本元素得到有機的結合,展示一個全新的世界創意農村文化景觀;以創意農村帶動傳統概念的農村發展,徹底實現農業的產業升華,有效塑造中國農村的新形象,全面推進創意農業的產業化和國際化。

3、創意農業產業化

創意農業產業化,是以“創意農業、創意農村、創意農民”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全面發揮戰略整體化、戰術具體化、布局區域化、服務社會化、管理項目化、發展品牌化等諸多優越性,實現相關資源優化配置,以產業化手段有效解決我國農業領域更深層次矛盾的問題,開創一條符合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進而形成一種極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新興產業。

實施創意農業產業化,其目標在于通過市場化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其當以全國性整體規劃、區域性具體實施的原則,集政、產、學、研、民于一體,發揮團隊的智慧,實行科學的項目管理辦法,實施品牌戰略,造勢全面拉動,致力打造充分體現“知識高度密集、資源高度整合、產品高附加值”的大中華創意農業產業。

三、中國創意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中國創意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是在總體戰略的指導下,基于對“創意農業、創意農村、創意農民”及全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建立以“政府支持、專家指導、企業執行、公眾參與”的中國創意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1、政府支持

這里主要表明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首先能從政策層面對中國創意農業產業發展給予規范并提供相應的支持。從事創意農業經營管理的相關機構,要配合政府不斷完善相應的法規與政策,采取相應的措施,明確創意農業的地位、內容和保障條件,有效規范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及相關機構和創意農民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創造一種有利于中國創意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為創意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指引一個正確的路徑。

2、專家指導

專家就是專業化的人才,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相關的專業人才。這里的“專家指導”,是希望在創意農業領域能涌現一批優秀的領軍人物——創意農業專家,在創意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發揮專家學者的優勢,指導創意農業的發展;這樣可以避免走彎路、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實現產業更好更快發展。創意農業專家應是“視創意農業為本、以創意農村為家、與創意農民為友”的專業團隊。

3、企業執行

企業是依法設立的以營利為目的、從事商品的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的獨立核算經濟組織。這里提及的“企業執行”,是強調創意農業產業的經營過程中,要用現代化企業制度進行規范,嚴格實行經濟核算,做到自主決策,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講求效益。

創意農業產業主體是真正意義上的實施企業化管理的經濟組織,當然,實施創意農業產業化的執行主體,可以是由多個法人經濟組織,包括依法設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協議的方式、共同完善其相應的企業化法人治理體系,建立一個“戰略性合作共贏”的創意農業產業經濟主體。

4、公眾參與

這里的“公眾參與”,并非是真正意義上要求由全體公眾都參與進來才能進行的產業經濟活動,而是指創意農業產業的發展理念,在于通過“政府以相應法律、法規給予規范、支持;行業專家的正確指導;企業化的有效執行”;能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無論對提供的創意農業產品或服務,都應讓公眾樂于參與到創意農業經營活動當中,體驗創意農業的生產方式,為其帶來更大的是精神享受。

“政府支持、專家指導、企業執行、公眾參與”,此作為中國創意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其是一種共性的、作為戰略性調整的基本模式,正確運用,這將有利于增強整個產業的實力和競爭力。

四、中國創意農業產業化實施要領

創意農業產業化實施要領,也可以說,這是從戰術的層面來考慮創意農業產業經營管理過程,能起到主要指導性作用的幾大環節,概括為“想、講、看、干”四個字。

想,即想法。正像古人所說:作畫貴在立意,意在筆先。創意農業產業化也應該是這個道理,首先得有想法。

關于創意農業產業化的“想法”,這是針對創意產業的某個區域發展或某個具體項目的規劃決策要領而言。這必須采用一種系統的觀點,將有關項目管理、價值管理、品牌戰略等理論,結合一個具體的項目特點和要求,在制定項目規劃或實施計劃的過程,要嘗試著從政府、專家、企業、農民、市場的角度來思考;必須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正確而全面地理解新形勢的新要求,以創意農業產業的和諧發展為根本目標,綜合各自的想法、按照所定的制度、綜合給出一個科學可行的發展規劃;其最終目的要每一個與創意農業具體項目的利益擁有,都這是實施創意農業產業化的第一要領。

講,就是講法。如果通過綜合各方的“想”法形成了一個科學可行的發展規劃,接下來就是要注意“講”的要領了。中國創意農業產業化的實施,其復雜程度和困難程度眾所周知;其發展過程中必須對內、對外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這里的“講”應提升為一種具有一定水準的方法,其包括書面的“講”和語言的“講”,甚至一切與傳播創意農業產業相關的各種活動過程;無論是你講、我講、他講,一切都為了保障創意農業產業各項目的有效管理,通過交流,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

看,這里可以理解為觀察、照看或看護。無論是觀察還是照看或看護;以上的多種“想”法一旦通過制度形成統一發展目標、“講”好各方的權利、義務,接下就是這一“看”了。

細觀明察,看好時機,精心照看愛護,這是創意農業發展過程不可輕視的要領;這里的“看”,是有計劃、有控制的科學觀察過程,具有客觀性和系統性的特點,這“看”一定是為了確保創意農業產業得以健康發展,具有“保駕護航”的重要職能。其完全區別于日常生活中的“看”。

干,即干法。這是中國創意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極為關鍵的第四個環節。想好了、講明了、看清了,最終還是要干好。這里的干,從大的方面來說,是在當今時期,通過創意農業產業的發展,探索創造出一個新的產業制度環境和產業基礎;從小的方面來說,是針對中國“三農”問題,亮出“創意”的真功,營造出一種積極的氛圍,鼓勵更多的群眾參與到創意農業產業化經營中來,嚴格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引領一種全新的農業文化潮流,且能經得起國內、外市場長期考驗的新產業。

“想、講、看、干”是從錯綜復雜的“三農”問題中,理出這一個簡單的基本要領,應用于創意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實踐中;從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角度,想農業、講農業、看農業、干農業,實現農業產業的創意化發展。

2009年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三農異彩聯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 | 日本一区动图视频 | 亚洲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美女激情在线播放 | 日本久久久久中文视频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