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紀委重點查處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扶貧資金,在扶貧工作中吃拿卡要等問題,以精準監督促進精準扶貧,增強群眾獲得感。2016年,該省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7786起,處理9314人,黨紀政紀處分8601人,移送司法機關951人。(6月20日 《人民日報》)
為山東省紀委敢于狠下決心采取嚴厲手段對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痛下“虎頭鍘”拍手叫好!
當前,扶貧工作正進入攻堅關鍵階段,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參與,自覺踐行擔當精神,始終按照“三嚴三實”要求,把精準扶貧責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然而,仍有在基層的黨員干部,在群眾身邊的“小官”頂風“作案”,為了手中的權,為了一己私利,甚至與“村霸”、宗族惡勢力坑壑一氣,侵吞挪用、克扣強占,如此作風不端,腐敗不斷,嚴重侵犯或剝奪百姓利益,將“真扶貧”變味成“假扶貧”,甚至是舉著扶貧的大旗,還在行著腐敗的行徑。對于這樣的“微腐敗”,我們也要必須堅決說“不”!《中國共產黨黨內問責條例》明確規定,從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維護黨的紀律不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等六個方面給我們黨員同志上了“緊箍咒”,對于基層的黨員同志,更是屬于“例內”,不是“例外”。那我們就必須以人民為中心,徹底消除“微腐敗”,抱定“快馬加鞭未下鞍”的決心,帶領廣大群眾爬坡過坎、埋頭苦干,將任務“緊箍咒”變成民眾“定心丸”,攻堅貧困,改善民生,讓百姓更有獲得感。
中紀委最近通報的九起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不僅是廣領域的“殺威棒”,更是在脫貧攻堅等微領域內釋放出對“微腐敗”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因此,對于懲治扶貧領域“微腐敗”,我們在思想上、行為上必須劃出一條“紅線”或“高壓線”,也要義無反顧地對“微腐敗”說“不”,廣開思路,多想好辦法,多下狠手段,反對“微腐敗”,嚴懲“微腐敗”,確保脫貧攻堅如期完成,全面小康如期實現。
作者單位:樂山市市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