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就一直在向貧困宣戰,而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來,我們國家也確實在治理貧困,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具有巨大的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就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擺在突出文職,大力實施精準扶貧,不斷豐富和拓展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扶貧開發事業也取得了新的顯著進展。近日,劉云山深入濟源、山門峽農村、社區、企業和機關,就抓黨建設促脫貧攻堅進行調研。劉云上說,黨員干部要用“繡花”功夫抓扶貧,以強烈的責任擔好這項民心工程。此外,劉云山還說道,脫貧攻堅既要輸血,更要造血,群眾應該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的創造性,因地制宜探索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等路子,增強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脫貧攻堅既要輸血,更要造血,是一種正確的脫貧致富態度。就像一顆生病的大樹,在面臨干結死亡的時候,雖然有護林人月為其輸送養液,但樹不自己使勁扎根,真正汲取養分,到最后也只會面對枯槁而死的結果。所以,在這個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國家政策支持只是輔助,貧困主體更要發揮主體意識和作用,在黨指領的指揮棒下,傳承愚公移山精神,保持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精氣神,共同致富。
“精準扶貧”政策的提出,精準到戶到人的舉措,直擊了扶貧問題的關鍵點,貧困主體包括農村干部和農人個體都應該切實行動,通過汲取國家福利增強自身的方式,變被動為主動,走上“造血”之路,既為自己實現富裕,也為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獻力。之前類似“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扶貧方法,往往是“漫灌”式的,各村各戶一個樣,扶貧方法手段單一不積極。現在國家大力扶持,通過“精準扶貧”,幫扶單位可以根據每村每戶的不同情況,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脫貧計劃,分析掌握致貧原因,逐戶落實幫扶責任人、幫扶項目和幫扶資金,按照“缺什么、補什么”、“什么困難、解決什么”的工作思路,根據貧困對象的生產生活的實際需求和自身發展意愿,指導貧困對象依照扶貧項目“總菜單”進行“點菜”,充分發揮貧困對象參與扶貧開發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扶貧資金不光可以使貧困戶脫貧,而且可以致富,真正實現扶貧工作從“噴灌”到“滴灌”,從“輸血”到“造血”轉變。
(作者地址:四川北川陳家壩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