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赤水鎮石門村村民梅從權發現自家的一折通上多了100元錢:“鎮紀委的同志說這是退給我的違規收取危房改造戶的資料費,錢雖不多,但是心頭舒服啊!”(人民網 8月15日)
“千里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薄靶「瘮 币部赡艹蔀椤按蟮満Α?,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尤其是扶貧貪腐,它不但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更會啃噬群眾獲得感。為確保“點散、量大、面寬”的扶貧資金規范使用,聚焦扶貧領域,強化精準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對膽敢動扶貧“奶酪”的行為零容忍、嚴懲處。無疑,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障。嚴懲扶貧貪腐就得“動真格”。
有問題不可怕,怕的是不能發現問題、正視問題存在。只要能及時覺察并糾正就好。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扶貧工作縱深化的開展,與之同時推出了許多政策和舉措,并輔以大量的扶貧資金。而不可否認的是,一些不良分子吃拿卡要,優親厚友。在面對利益誘惑把持不住,動手腳、玩貓膩,將貪婪的手伸向貧困群眾的“救命錢”,挑戰黨紀國法,讓原本惠民利民的好事大打折扣,扶貧資金無法落到真正貧困群眾的頭上。誠然,小侵小占看似“不痛不癢”,也無傷大雅,但稍加縱容就有可能讓“雪中送炭”變成“雪上加霜”。為此,對敢動扶貧奶酪者,嚴懲不貸,值得一贊。
當然,對敢動扶貧奶酪者,嚴懲不貸,更需要體制機制層面上的零失察。創新“互聯網+脫貧攻堅”監督模式,密織監督網絡就是不錯的方式。建立全省互聯互通的12388網絡舉報受理平臺,開設舉報專區和曝光平臺,打造群眾家門口的舉報網絡;開通省、市、縣三級遠程視頻接訪系統,探索并推廣聘請信訪信息員、綠色郵政、信訪直通車等方式;緊盯重大項目資金、重點部門、重點區域,見人、見項目、見資金,保持督促檢查常態化、長效化等等如是。勢必讓責任落實、機制到位、保障監督機制完善,讓困難群眾獲得感滿滿。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話又說回來,扶貧領域腐敗之所以存在,除了當事人思想覺悟不高之外,更可能是因為相關的監督機制運轉失靈,懲處機制有“雨過地皮濕”之嫌。也就是說,嚴懲扶貧貪腐除了“動真格”,更得有的放矢,標本兼治。要思量督沒有及時跟上、監督滯后、缺位、錯位問題所在;要探索體制機制漏洞和深層次弊端原因所在;要找到在一定程度存在管黨治黨不力、壓力傳導層層遞減癥結所在;要看看對與民爭利問題是否發現不及時、懲處是否嚴厲??傊?,只要用好“紀檢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一體化模式和問責利器,定能遏制扶貧貪腐。
“國之興也,視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為草芥?!狈鲐毷且豁椣到y工程,涉及諸多的制度安排、責任細化、任務分解等。如果貪腐的問題解決不了,貧困百姓得到的實惠就會有所減少,脫貧減貧的進程就可能受到影響,扶貧的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所以,嚴懲扶貧貪腐就得“動真格”。
作者單位:四川省北川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