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省政府日前印發(fā)《關于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意見》,提出全省將嚴格食品安全考核評價,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年度綜合考核。(人民網(wǎng) 11月14日)
俗話說:“水漲船高。”水位升高,船身也隨之浮起。藉此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借的基礎的提高而增長提高。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同樣如此,它關系著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常抓不懈。
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年度綜合考核,落實“一崗雙責”,把食品安全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要求黨政主要負責人對本行政區(qū)域內的重大食品安全事項親自過問、親自督辦。并且各級黨委主要負責人每年至少主持召開1次黨委常委會或專題會議,協(xié)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無疑,將食品安全納入考核提升了監(jiān)督“水位”。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備受民眾關注。縱觀近年來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例,監(jiān)督形勢雖然在不斷好轉,但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容小覷。“舌尖上的安全”總是讓人憂心忡忡。
從蘇丹紅到三聚氰胺;從“瘦肉精”到“皮革奶”;從鎘大米到火鍋底料(自制)中檢出罌粟堿、那可丁;從醬鹵牛肉中檢出苯甲酸到螃蟹中檢出硝基呋喃代謝物(氨基脲)等等如是。讓這些原本應該出現(xiàn)在化學課堂、化工車間或者科學實驗室的專業(yè)詞匯,卻成了人們熟知的“常識”。因此,在食品安全方面,政府相關部門就應主動發(fā)聲,完善相關的監(jiān)督責任機制,方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食品安全。
筑牢最基本的安全線,是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之一。事實上,食品安全不是人人能辨別,人人知曉食品的好壞就ok。
從宏觀的層面講,需要以最嚴的監(jiān)管體系來托底,在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嚴格食品安全行政執(zhí)法程序、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等方面下功夫。關鍵要讓日常監(jiān)管硬起來、嚴起來。厘清食品生產經(jīng)營者、監(jiān)管部門和各級政府的法定責任。得規(guī)避只要不被曝光,只要沒有鬧出人命關天的大案,就得過且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得規(guī)避食品安全監(jiān)管的不作為、假作為、慢作為、間歇式作為。因為,生產企業(yè)要有底線,監(jiān)管部門必須扎牢防線,形成帶電高壓線。
時代在進步。保障食品安全,是永遠不變課題。的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訴求,早已超越了簡單的有沒有毒、有沒有害,而是延伸到對健康、環(huán)保理念的追求。
為此,將食品安全納入考核并非終極目標,還得防范于未然。要提高宣傳教育的力度,為各類特定消費者群體提供不同的教育內容、形式和方法,使各個群體接受更為有效的食品消費者教育;要充實監(jiān)管力量,配齊裝備,更新標準,培訓人員,提升監(jiān)管能力;要明確、細化分段管理中各監(jiān)管部門的具體職責和權限,形成監(jiān)管合力;要充分發(fā)揮群眾和輿論的監(jiān)督力量,加大懲處力度。方能以食品安全的持續(xù)改善,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有權須有責。將食品安全納入考核,提升監(jiān)督“水位”,監(jiān)督有多得力,社會信任度就有多堅實。這雖非一朝一夕之功和一蹴而就妥妥當當,但相信只要各級部門嚴格落實責任,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定能壘砌好食品安全的“防火墻”。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