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貧困戶”亂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基層干部表示,農村極少數群眾眼紅扶貧政策紅利,利用各種手段“爭當貧困戶”:有的“哭窮”“曬窮”要票子,有的“分房”“分戶”要房子,有的纏訪鬧訪要政策,有的甚至故意不贍養老人、遺棄老人……這些亂象不但阻礙了扶貧工作的正常開展,更沖擊著社會公序良俗。(1月17日 半月談)
國家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實行扶貧幫困工作,幫助扶持貧困地區,從貧困解決群眾的溫飽問題出發,做了大量嘗試和探索,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地區差別和社會差別,走共同富裕道路。采取多種形式如對口幫扶,重點扶持,結對子,優先照顧弱勢群體,合作互助等,應該說是深入人心,令人欣喜的,給社會帶來正能量。可是,扶貧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亟待政府反思的。
多年來,由于政府的扶貧政府的過分粗放,基層領導者工作不“接地氣”,有的甚至“扶貧唯親”、“扶貧唯友”,讓一些本來不具備資格的人:如村里那些游手好閑的“逛三”、無所事事的“混混”、好吃懶做的“二流子”、整天沉湎麻將桌上“麻友”、“賭徒”等懶散農戶進入扶貧名單,而把那些因天災人禍或大病致貧甚至喪失勞動能力的人排除于“扶貧”門外,這無疑是給村民添堵,給黨的扶貧政策抹黑,讓政府的形象大大減分。
筆者曾在幾個學生的作文看到這樣一句話: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貧困戶。爸爸說,評上貧困戶,政府安排修房子,種地,收糧食,有時還送錢,送衣服。我們每天勞動,還真不如當貧困戶。聽大人們說:當貧困戶可幸福了,到縣醫院看病,有貧困戶優先,貧困戶先看病,后支錢,貧困戶報銷窗口。……
我也曾聽過一個故事:一位企業家到西部考察,看到了一戶窮苦農民家吃飯連雙筷子都沒有,于是他便想幫助這戶人家。可是當他在這家房前屋后轉了一圈,看到屋后有一個大竹林,心想:有這么多竹子,為何不自己動手做些筷子呢?這人實在太懶了,幫助這樣的懶鬼又有什么何意義呢?因此,企業家一點東西也沒留下就走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扶貧要先扶志。”
所謂扶志,就是扶精神,扶志氣,讓群眾樹立脫貧的信心,看到致富的希望。毛澤東同志有句名言:“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對于貧困山區來講,這點精神,就是要克服“等、要、靠”的依賴思想,樹立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雄心壯志,這也是我們扶貧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工作。如西部某貧困村,鎮里免費給貧困戶提供核桃苗、蔬菜種子,但村民對這種所謂的到戶扶貧并不買賬,樹苗、種子拿回家,大多扔在一旁。一些人本已脫貧致富了,一年收入十幾萬,可只需八十元一塊的草簾子也在盼望政府免費換,并說“要是政府年年扶持就好了。”還有一些人“不愿發展產業,連生活總是指望政府救濟、補貼,時不時跑到鄉政府要錢,不給就不走。”這些人扶貧倒扶出“病”——貪心病,依賴病。同時,扶貧重在扶智。政府要用科技扶貧,用智力致富——重視開展鄉、村的農技夜校,充分利用鄉村文化活動中心和農家書屋,不定期對農民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讓科技下鄉接地氣,幫助貧困戶在科技生產上排憂解難。在此基礎上才扶持錢物,這樣“輸血”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增強“造血”功能,更好地扶“智”。
總之,為了達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政府對扶貧對象更要“陽光操作”,根除“扶貧唯親”、“扶貧唯友”的腐敗現象,扶植那些真正因天災人禍或大病致貧或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做到“真扶貧,扶真貧”;政府可以通過配強班子“領路”、領導辦點“示范”、加大投入“輸血”、培育產業“造血”等方法,大力推動扶貧工作從“外部輸血”向“自我造血”轉變,從精神上鼓勵他們,方式上啟發他們,方法上帶動他們,從而激發他們斗志,奮發圖強,進行自我脫貧致富。
(作者簡介:林日新,湖南省武岡市灣頭鎮人,中學高級語文教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