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平山縣崗南鎮西崗南村77歲的貧困村民曹鎖堂從鎮里衛生院出院回到了家。住院治療11天,花費18.81元。不僅住院看病少花錢,平山縣貧困群眾還享受“私人定制”式服務。(新華網 1月23日)
俗語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句話雖然是指疾病對人體的破壞力很強,要醫治達到原來的健康狀態很難。事實上,對一個普通家庭帶來的后續影響又何嘗不是如此。家庭狀況有可能“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為貧困群眾量身定做健康扶貧“套餐”,實施一站式結算,減輕患病貧困人口的看病就醫負擔,從源頭上阻斷因病致貧、返貧,讓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吃上了“定心丸”。著實值得一贊。
誠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導致農村人口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5年底,因病致貧、返貧貧困戶占建檔立卡貧困戶比例達44.1%,其中患有大病和慢性病人數734萬;2016年全國包括少數民族地區在內的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的比例為44%;2017年,因病致貧返貧貧困戶占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超44% ,居所有致貧因素首位。由此可見,疾病是貧困人口脫貧最大的“攔路虎”,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脫貧攻堅這個“硬骨頭”中的“硬骨頭”。
提高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救助水平,這項惠民政策讓群眾“看病不再貴”,更讓群眾切實得到了補助實惠。正如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劉永富曾在談到扶貧工作時指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脫貧工作的重點。在七千多萬貧困人口之中,有一千多萬是患慢性病或大病的。一人得病全家致貧,脫貧后一人得病全家返貧。這一問題很嚴重,要綜合治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患病貧困人口病情及病種逐一建檔立卡,開展簽約服務,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率達100%;創新拓展“5+X”健康服務模式,為每名貧困人口明確家庭醫生,簽約醫生定期上門服務,全程跟蹤隨訪。一方面要具有“防”的作用,防止貧困戶因病致貧;另一方面也具有“治”的功能,在普惠政策基礎上針對貧困戶采取更有效的特惠政策。體現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和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理念。
當然,話又說回來,推進扶貧“套餐”,還應重視加強農村貧困地區醫療基礎建設,擴大醫療資源總量。抓好源頭防范、前端控制,應當是一個重要選項。在早前的一些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案例中,不難發現,相當多的是因為小病拖著不治而釀成大病,或者因診治不當而漸成災難。拖著不治,因為窮困,也因為就近的醫療機構缺乏;而診療不當造成大病者,顯然是因為基層醫療資源水平不高。“先診療后付費”或是國家報銷大部分費用固然好,但醫療能力和水平提升不可或缺。
一言以蔽之。以扶貧“套餐”力阻因病致貧,還需要困難群眾建立健康意識,知曉健康知識。通過定期開展高危人群篩查,建立貧困患者健康檔案,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關注食品安全問題,防止“病從口入”。真正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