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黨是總的骨架,黨中央是頂梁柱,基礎是千千萬萬基層黨支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必須夯實基層、打牢基礎。(3月15日 共產黨員網)
是呀,在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們在關于基層黨建的熱議中認為,只要所有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把中央的精神傳遞到位,把中央的政策落實到位,黨就有力量,國家就有力量,人民就有力量,黨的執政基礎就能堅如磐石。因為,作為黨中央這根頂梁柱,是以千千萬萬基層黨支部為基礎的。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廈,當靠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來支撐,而每一個基層黨支部,都和共和國大廈息息相關。因此,夯實基層、打牢基礎,就成了基層黨建的中心工作。
“縣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縣治,天下無不治。”可見,郡縣作為最基層的行政部門,對于于國家的治理是何等的重要。在古代的“朝廷命官”中,“知縣”多屬于七品,于官場來說,可謂“芝麻”而已。然而,就在這樣的“芝麻官”治下,事情卻是最多的,因為他直接接觸的是縣以下更底層的小吏、百姓,從油鹽醬醋到盜賊命案,都要經“縣”上處理。所以,就百姓的接觸面而言,縣官就是“大老爺”。可見,一個最基層的縣,根基只要扎在群眾之中,才會有更為強勢的生命力。
自縣而下,鄉鎮黨委直到村(社區)黨支部,看起來就是個不起眼的基層組織,但就是這些最基層的黨支部,負責著黨中央各項方針、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習近平總書記在《從政雜談》里說,如果把國家喻為一張網,全國三千多個縣就像這張網上的紐結。“紐結”松動,國家政局就會發生動蕩;“紐結”牢靠,國家政局就穩定。同樣地道理,“縣”下還有“鄉鎮”,還有“村社”。村社無事,鄉鎮太平;鄉鎮太平,全縣穩定;縣縣穩定,則國可固而民可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廈就永遠堅不可摧。
怎樣才能徹底夯實基層、打牢基礎呢?當然是從選出好支部開始!“黨建強,鄉村發展才能強!”已經是經過長時間實踐檢驗的真理!因此,在兩會上,代表們都紛紛表示,“集體強不強,全看領頭羊”,一個好支部離不開一個好支書。那么,怎樣才能選舉出能夠帶領群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地“領頭羊”,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頭戲。這里的“領頭羊”,既要有一股子猛勁、狠勁,更要有靈活的頭腦,有因地制宜的思維,才能夠帶領大家走上一條既能減少挫折又能直奔小康的大路。
一個個最基層的黨支部,建設好了,匯聚起的是基層黨建的滾滾洪流,一路向前;奠定好的是深深扎根人民群眾的厚實基礎,堅如磐石。那么,要讓千千萬萬個黨支部都能扛得起“帶動一村富”的重擔,盡得到“一心為群眾”的責任,就要從最基層開始,從每一位黨員干部開始,提高認識,堅定信念,徹底鏟除“微腐敗”,在最基層營造出氣正風清的政治生態。圍繞黨中央這根頂梁柱,筑牢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的四梁八柱就根根堅固,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而闊步前行。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關口實驗學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