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紀委、監察委下發了《關于規范農村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云南省農村地區除為本人及子女操辦婚事,為直系親屬操辦喪事外,一律不操辦客事。《通知》對婚宴人數、宴請菜品數量及費用都做了詳細規定,其中,宴請每桌菜品不超過12個,葷菜不超過6個,每桌費用控制在200元以內等內容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該通知太過嚴苛。(3月22日 新京報)
人情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性情,也就是人與人之間融洽相處的感情。懂得如何去做人,懂得如何去做事,即叫做人情世故。不同的人對人情世故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標準,表現方式也不盡相同,人情在于同理心,在于理解與包容。世故在于約定俗成的規則,在于規矩在于禮。有時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并不見得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往往是我們沒有真正進入他們的世界。在這個意義上說,不是他們不懂人情世故,而是周圍的人用他們認可的人情去要求一個擁有主見而不想被同化的人。一刀切似的規定農村操辦婚喪喜慶規模,不僅起不到相應的作用,很多時候更是會起到反效果。
誠然現在農村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現在越來越講排場,大操大辦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很多人對于“紅色炸彈”類的請柬往往抹不開面子,負擔越來越重,把本來親友之間的人情往來變得越來越功利化,農村宴客大操大辦行為已經變成農村群眾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要避免貧困群眾迫于人情世故大操大辦而積貧返貧,影響脫貧攻堅進程和成效。但風俗習氣的改變從來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一紙文件硬性規定,往往是好心辦了壞事,風俗的改變要從根本上引導而不是強制性的以文件規定了事,各個地方的經濟條件、民風民俗不同,統一性的規定對于移風易俗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俗話說:“堵不如疏”,風俗習氣的改變與政府的引導以及堅持不懈的工作離不開,但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只能潛移默化的慢慢改變而不是靠一紙一刀切似的文件去強制性、硬性規定,須知人情往來存在于我們每個人之間,風俗習氣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