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殯期不超過3天,特殊情況經審批后不超過5天(包括亡故和出殯當天);擺放的花圈、花籃、花匾總數不超過2對(4個);出殯鼓樂隊規模不超過13人;火化時,往返殯儀館的車輛和出殯(送殯)車輛不超過5輛;喪事活動期間,平時用餐不超過5桌(每桌限10人),酒席總數不超過20桌(每桌限10人)。(6月28日《新京報》)
喜見浙江樂清市政府日前下發《關于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喪葬禮俗整治工作的通告》,將從7月起施行。這是一部倡導移風易俗,規范喪葬禮俗的“管理辦法”。這對當前鄉村隨禮陋俗泛濫,村民以此為苦,但又愁于無人敢當出頭遏制,鄉政府出臺“管理辦法”確是順乎民意的好事。按照《通告》要求,市民操辦喪事需遵守“五不超”“五禁止”。若能切實落實,那將帶出農村文明和諧新風尚。
眾所周知,農村人酷愛面子,辦紅白喜事喜歡跟風攀比,鋪張浪費:辦一場土葬,首先是買棺木上千元、砌墓葬(屢禁不止的豪華墓)要花上萬或數萬元;其次是迷信消費(花錢請風水先生擇日子、看墳地,至請和尚或尼姑做道場)少千元,多則上萬元;再次是紙扎消費,大花圈屢屢上十個(成單數),喪葬結束后,還要為亡者燒屋——四排三間的小房子外加 “小汽車”、“冰箱”、“彩電”、“宴席桌”、“麻將桌”等許多現代電子設備,也要花費上千元;另外,孝門和親戚要請幾臺鼓樂班子(也是成單數)也是數千;最后是招待消費,如今富裕的農村,筵席越做越上檔次,親戚朋友也越請越多,一般農戶安葬一位老人僅主餐就要擺設50桌以上的酒席,僅此一項,花費就上數萬……為此,一些困難家庭的喪葬禮俗就不得不打腫臉充胖子了。
自“八項規定”出臺以來,黨政干部大辦紅白喜事的風氣得到了有效遏制,可是全國大多數農村仍然是鞭炮聲聲,喜慶連連,酒宴家家,賓客盈門……巨大的隨禮開銷讓農民們不堪重負,怨聲載道。這不僅造成了巨大的浪費,還讓政府的扶貧步伐減緩,讓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受阻,降低國人的幸福指數,影響了社會的和諧。在此大語境下,移風易俗已迫在眉睫了。
當然,全國各地在如何引導普通群眾移風易俗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山東的基層政府結合農村實際,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把紅白理事會建設作為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重點任務。膠州則制定了《關于推進紅白理事會建設的工作方案》,并由各鎮(街道)指導村莊修訂《村規民約》,將移風易俗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今天,我們宜春市銅鼓縣高橋鄉政府也出臺了《關于節儉操辦紅白喜事活動的管理辦法(草案)》,這些探索得到了群眾的支持,這與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的從嚴治黨的戰略同頻共振,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注入新的生機。
總之,移風易俗需倡導,紅白喜事宜規范。全國各地農村基層政府應當積極行動,讓農民們從繁重的隨禮陋俗中解脫出來,輕裝上陣,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作者簡介:林日新,湖南省武岡市灣頭鎮人,中學高級語文教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