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拓寬人才培育模式 助力鄉村振興

[ 作者:蜀鋒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5-30 錄入:吳玲香 ]

5年多來,“江西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共培養大學生4萬余名,為貧困縣培養1.3萬名農村實用型人才。江西農大累計培養學員1.2萬余人,其中創業人員5121人,致富帶頭人4511人,40%以上學員成為村兩委干部。(05月28日 人民網)

如何解決鄉村振興人才缺乏的問題,江西采取定向招錄農村新型經營主體7類人才,以大專與本科相結合的辦法,為鄉村振興培育了一批實用人才,成為了帶領群眾脫貧增收的主力軍,其經驗值得推廣。

人才缺乏成為農村產業發展的瓶頸。雖然城鄉二元結構在著力破解,然而其差距成為大學生回鄉創業的障礙;加之農業部門農技人員緊缺,鄉村實用人才知識結構老化,農村招引人才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破解,在農業產業的培育中新型科技推廣困難。農民固化傳統產業模式,對新生事物接受難,故而出現了傳統產業在受到市場制約中,形成了增產不增收的困境,無法形成持續增收的路徑,致使一些貧困地區在脫貧后,出現了鞏固脫貧成果難,因而培育農民致富增收產業,需要突破人才困境。

人才培育需要創新機制。雖然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一些地方結合實際,制定了招引人才的措施辦法,由于受到經濟發展的制約,難以長久留住人才。要破解農業生產的急需人才還得創新機制,江西人才培養辦法給出了答案,那就是以農業大學和廣播電視大學為平臺,面向農村三職干部、優秀青年等群體招生,以財政支持的形式開展在職學習;同時聘請農業農村經驗豐富專家擔任教師,為學員編制了11套“量身定制”的教材供選擇,在理論與實際結合中提升了學習興趣,經考試合格頒布國家已承認的大、中專學歷。由于這些學生來自于鄉村,既有立足農村發展的宏愿,又有自己發展的產業,故而在帶領一方產業發展中起到了引領和服務作用。

鄉村振興要突破人才制約。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山東代表團的討論時,提出了五個振興的論斷,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人才振興。在實現鄉村振興“20字方略”,人才也是重要的一環。作為基層組織,要借鑒江西的經驗,利用好農大、廣播電視大學等平臺,聘請相關專家和學者,利用互聯網+構建遠程教育平臺,讓有志于農村發展的各類專業人才,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拓展技能,開拓眼界,豐富頭腦,掌握鄉村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技能,破解產業振興的各類難題,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心骨,把家鄉的好生態變成好生易。

(作者地址:鹽亭縣金雞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2019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 | 日本欧洲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午夜午码高清福利片 | 五月天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