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河長制成擺設緣于責任“懸空”

[ 作者:云霞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6-22 錄入:吳玲香 ]

為了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水安全,我國很多省份全面推行了河長制。然而,近日,中央環保督察組赴大沙河石家莊新樂段、定州段進行檢查,發現河堤處堆滿各種生活垃圾、工業廢渣、醫療廢物等。其中,大沙河定州段形成了一個長約3公里的“垃圾帶”。(6月20日 新浪網)

2003年,浙江省長興縣在全國率先實行河長制,2016年12月,《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正式出臺,各地區各部門按照相關要求,全面落實河長制安排。可以說,在數以萬計的河流之中,幾乎每一條河都有人管,每一段流域都有河長,全面負責河流的治理問題,推動水生態環境整體改善。

按理說,責任已經落實到了人頭,而且地方的主政者率先示范,都兼任了部分河段的治理工作,一切似乎都準備就序,就差時間了。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從中央環保督察組曝光的種種污染亂象,不難看出,河長制在某些地方早已名存實亡,完全沒有發揮作用,只是河邊多了一塊公示牌,掛了個河長的名字。

出現這種現象,主要還是地方政府重視不夠,落實落長制流于形式。部分領導干部只是被動接受上面的工作安排,從內心并未真正當回事,雖然掛上了河長的名份,卻未干河長的事,表面上看,責任落到了人頭,實際上卻縣空虛置。

再加上,有的地方為了片面經濟發展,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改不掉縱容違法企業的老毛病,在環境整改方面也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在這樣的背景下,誰還會真正把河長制當回事,自然就是掛上名字就算完事,誰還會動真格進行治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既是一種發展理念,更是發展的方向,具有現實意義。在之后的城市競爭中,誰擁有更好的生態環境,誰就可能更具有發展吸引力,在綠色發展中走在前列,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互促進、并行不悖。

當前,環境的承載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治理環境不僅是為了發展,更是為了人民群眾的健康著想,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地方政府,理應將生態環境建設的重擔扛在肩上,當仁不讓。

(作者單位:四川綿陽市鹽亭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碼在线 | 中文字幕日本乱码精品久久 | 最新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