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調研基層扶貧工作時了解到,一些地方扶貧資金有近80%被明確要求用于投入產業扶貧,這對基層貧困地區是很好的支持,能夠帶動就業、推動發展、提振村集體經濟。但有扶貧干部反映,一些邊遠村“大路走不通、小道不好走”是常態,在這樣的條件下,是否應該先把基礎建設搞上來?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不斷加大對扶貧領域的投入,基建資金、產業資金、救助資金等專項資金落地,確保發揮了不小作用,為脫貧工作注入了動力。然而,上級發了錢,就會安排怎么用,本是為了防止專項資金被挪用,確保專款專用。但在實際操作中,因為每一筆錢都有用處,不管安排得對不對,基層干部只能機械執行,由此被捆住了手腳,也產生了抱怨。
脫貧攻堅,有錢比沒有錢好,但資金使用不當,也會產生浪費,扶不到節點上。畢竟,一個地方,即使在不同的鄉鎮、不同的村社,情況也是不一樣的。致貧的原因不同,發展的方向不同,存在的短板也各異,資金的使用重點和方向,必然也會千差萬別。如果把專款用途限制得太死,就是脫離實際的機械主義,讓有些領域無錢可有,而有些地方的錢卻用不完,令基層干部和群眾干著急。
一個地方要擺脫貧困,關鍵是要根據“木桶效應”,把最低洼的地方補起來。如果是道路問題,就要將大量資金用于修路;如果是缺乏產業,就要進行整體規劃,把錢用于做強優勢產業;如果是因病致貧,則應該加大醫療兜底。將有限的資金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發揮出最大效應。
如果嚴格限制資金的使用渠道,就是造成千篇一律現象,要么大家都修公路,要么大家都發展產業,與精準扶貧的初衷相違背。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個別上級單位缺乏責任擔當,拍腦袋決策,沒有考慮基層實情,只顧自己監管資金使用方便,這種行為是也不作為。
上級指哪就打哪,不允許有自創動作、自己安排使用資金,就會束縛基層干部的主動意識、創新意識,被動應對上級安排,長此以往,對扶貧工作相當不利,必須及時糾正,防止越走越偏。
(作者地址:四川綿陽市鹽亭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