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脫貧攻堅戰“啃硬骨頭”的關鍵一年,也是大多數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的收官之年。近日,中央財政提前下達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9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預算909.78億元,約占2018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60.95億元的86%,以進一步提高地方預算完整性,加快支出進度,幫助地方提前謀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人民網11月28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讓一個人掉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近年來,黨中央不斷創新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同時在專項扶貧資金的劃撥上未雨綢繆。近日,2019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預算909.78億元,提前下達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無疑,扶貧資金在貧困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新修道路、科技示范和技術培訓、搬遷安置移民、培植壯大產業等扶貧措施,助力了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但扶貧資金怎么給、怎么扶,產業怎么發展?一直備受關注,該如何為扶貧資金護好航,也是需要關切的。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也在精準。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是脫貧攻堅的“助推劑”。但由于扶貧對象量大面廣、資金使用環節多、監管機制不完善、扶貧信息不公開不對稱等多種原因,扶貧資金常常成為“蠅貪”“蟻貪”蠶食的對象。從近年查辦的案件情況來看,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案件涉及政策落實、資金使用、公共服務等多個環節。犯罪手段則花樣翻新,有的雁過拔毛,見縫插針,層層截留;有的無中生有,虛列戶頭,套取資金;有的借雞下蛋,隱瞞實情,賬外私分;有的權力尋租,貓鼠一窩,上下其手者。
同時,扶貧資金被“擱淺”或是在賬上“休眠”也不在少數。假以扶貧資金的使用管理不科學,監管不到位,跑冒滴漏堵不住,讓扶貧款“打水漂”的問題難以避免,那么,“扶貧投入加上去,干部腐敗倒下來”的現象就可能出現。因此,加強扶貧資金科學化、陽光化管理,加強審計監管,整治和查處扶貧領域的職務犯罪勢在必行,對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必須從嚴查處。再者,扶貧資金發放到哪里,法治監督就得跟進到哪里。
加大對落扶貧資金的“最后一公里”監督。為扶貧資金護好航,陽光扶貧是第一要務。扶貧資金的使用,貴在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為此,不妨采取“村內上墻,縣內上網”的方式,從村委會民主評議扶持對象,到具體支持項目和金額,都要讓老百姓充分討論,并形成會議記錄予以公示;每季度、每半年,駐村工作隊、鄉鎮、村委采取聯合組成考核組,逐戶查看貧困戶扶貧項目進展情況,公示扶貧成效;相關監督部門加強對照扶貧資金支出核對。既讓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又防止了扶貧資金“趴在賬上”或是“跑冒滴漏”。
躍遷之時,當有智勇之策;攻堅之際,最需監督助力。為扶貧資金護好航,相信只要各級各部門嚴格按照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提前謀劃,切實管好用好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確保資金精準高效使用,確保每一分錢用得明明白白,確保每一分錢物有所值,就一定能補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這塊短板,最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