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根據第三方數據,今年一季度,832個國家級貧困縣農村電商實現逆勢增長,網絡零售額達565.6億元,同比增長5.0%,高出全國農村平均增速1.9個百分點。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83.2億元,同比增長49.7%,高出全國農村平均增速11.5個百分點。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年。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貧困戶越來越少,剩余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新冠肺炎疫情又帶來新的問題,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這需要我們堅定目標。
開展消費扶貧行動,貧困地區連著廣闊市場,大力實施消費扶貧有利于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貧困地區產業持續發展。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曾專門印發《關于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要求“大力實施消費扶貧”。為脫貧攻堅打開了新的路徑。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僅是帶貨,更帶出了一種思路。新業態,要結合實際用起來;只要思維活起來,對新業態、新操作因地制宜用起來,一定能找到新的增長點。
產業扶貧做對頭,脫貧致富有奔頭。疫情之下,不少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受地理位置和交通區位影響,農副產品遭受不小沖擊,面臨銷售困境,直接影響到貧困地區農民的脫貧增收。為打開農產品銷路,各地積極與電商平臺合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電商平臺打通,更使得貧困地區農產品借助互聯網變成了“香餑餑”,為脫貧攻堅按下了“快進鍵”。
實踐證明,發展扶貧產業是實現脫貧致富的釜底抽薪之策。不過,做好這項工作,不能有半點急于求成的思想,否則,產業就搞不起來,即使勉強落了地,也是曇花一現。只有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才能真正讓扶貧產業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