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化和城鎮化浪潮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選擇進城工作,成為推動城鎮化發展的一支中堅力量。近年來,這支中堅力量在職業選擇上發生了一些新變化、表現出許多新特點。特別是對于新生代農民工而言,他們往往更傾向于選擇生活服務類的新職業,如網約配送員、直播銷售員;建筑行業、進廠務工等傳統工作對他們的吸引力整體呈下降趨勢。
這些新變化新特點的背后有著深層次的原因。從客觀看,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和水平的提高,近年來誕生并發展壯大的一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催生出一批新職業,給新生代農民工提供了更多的職業選擇;從主觀看,新生代農民工比上一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自主選擇職業的意愿和能力更強,這就讓他們更加傾向于選擇服務大眾、與城市聯系更為密切、工作制度更加靈活的新職業。
從總體上看,新職業日益成為農民工就業的“蓄水池”,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方式的進步。一方面,新職業讓農民工就業更加多元、為人生發展賦予了更多可能,既增長了他們的見識,又增強了他們與城市之間的關聯,更加有利于他們融入城市,實現“人”的城鎮化;另一方面,許多新職業的城鄉二元結構特征比傳統職業弱化了許多,一些新職業比傳統職業更加偏向于腦力勞動,更有利于農民工對職業和自我發展的認同,也為一些農民工再就業和創業搭建了“中轉站”。例如,近年來,網約配送員因工作門檻較低且工作制度靈活、社會接觸面較廣、收入較高等因素成為當前農民工最具代表性的新職業之一。美團對平臺連續3年的跟蹤分析發現,來自農村的騎手占比75%-80%。美團也為他們開設培訓課程,幫助不少騎手實現了再就業。再如,直播銷售員即直播帶貨“網紅”這一職業拉近了城鄉之間的距離,也為許多農民工靠“腦力”賺錢創造了機會。
可以說,新職業的誕生與發展是時代的產物。令人欣喜的是,近些年新職業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認可,職業發展前景越來越廣闊。同時,隨著一些新職業技能標準和新行業標準的制定頒布,新職業的專業化程度和服務社會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而這些,都為農民工職業發展和融入城市創造了機遇。
當然,讓新職業更好地發揮農民工就業的“蓄水池”作用,還需要多方努力。從政府角度看,應為新職業發展壯大創造更多的政策環境與更好的輿論氛圍,既推動新職業高質量發展,又引導社會增進對農民工新職業的認同。例如,1月6日召開的全國優秀農民工和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表彰大會上,受到表彰的994名優秀農民工和100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中就包括許多從事新職業的農民工以及為網約配送員這一新職業發展作出貢獻的美團。這無疑是對新職業農民工和相關企業的一次極大鼓舞。從企業角度看,應進一步創新農民工新職業發展的舞臺,更加積極地履行社會責任,完善技能培訓、安全保障等職業關懷,讓農民工能更加自信地追求美好生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重農評微信公眾號
相信,在多方努力下,“十四五”時期農民工新職業的發展水平將邁上更高臺階,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