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村級醫療衛生巡診派駐服務工作的通知》,提出構筑農村居民“30分鐘就醫圈”。通知明確在村級醫療的空白點,通過以鄉鎮衛生院為實施主體的巡診、駐村等方式,確保農村居民原則上使用當地常用交通工具或步行不超過30分鐘即可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筆者看來,此舉意義重大,它既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必然要求,還是增強農村居民對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獲得感和滿意度的標志性載體。
近年來,我國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夯實提升,不少地區農民群眾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早些年“小病靠硬扛、大病跑省城”的無奈和辛酸少了不少。
2019年底,我國已經徹底消滅貧困地區村級醫療“空白點”。到2020年底,全國50.9萬個行政村共設60.9萬個村衛生室,平均每村衛生室人員2.37人。隨著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不斷健全,在農村就醫的人次也大幅度提升。據國家衛健委數據,2020年,全國縣級(含縣級市)醫院診療人次為11.6億人次,鄉鎮衛生院診療人次為11億人次,村衛生室診療人次為14.3億人次,平均每個村衛生室年診療量2349人次。從中不難看出,目前在縣、鄉、村就醫的人次已大體相當,村級就醫的甚至還要更高一些。
目前,我國尚有一些不適宜配置固定鄉村醫生或短期內招不到合格鄉村醫生的地區(行政村),以及尚未設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移民搬遷安置點,對這些地方,國家衛健委此次通知強調,要由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采取縣鄉巡診服務、上級機構派駐、鄰(聯)村衛生室延伸服務等方式實現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三農工作重心轉向鄉村振興,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所涵蓋的內容中,醫療衛生是基礎項目。大病疑難病且不說,如果是一般小病,30分鐘能就醫應該說并不是一個苛刻的要求。因為工作關系,筆者曾經去過許多村莊采訪,前些年有人說“村里最好的建筑是學校”,現在在一些地方,這句話應該改為“村里最好的建筑是學校和村衛生室”才更加準確和全面。在村衛生室里,會有一些常見的基本的藥品,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常規藥品,還可以進行輸液,甚至有些還可以與縣醫院專家遠程視頻會診,對農民的一些小病和慢性病都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就醫去處。
那么,巡診派駐主要是干啥?最基礎的就是對農村居民常見慢性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的管理和服務。這些病患一般而言病情都較穩定,出現大的起伏的概率不高,需要做的是長期觀察、定期吃藥。此外還要能治療一些簡單小病,比如頭疼腹痛等。所以,“30分鐘就醫圈”最大的受益群體無疑是農民——就醫路程很短,開藥方便,省去了去大醫院的奔波之苦和經濟支出。
另一方面,國家公共衛生也會因此而受益,比如一些重要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可以關口前移,及早著手。
以血吸蟲病為例,經多年控制,我國血吸蟲病的發病范圍和人數已經大大降低,但依然在南方一些水網密布的地區存在,需要嚴加防范,其中又以農村地區風險更高。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可以及時發現苗頭,及時處置,把血吸蟲病控制在更小范圍內。此外,克山病、大骨節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等一些地方病,也需要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對農民進行引導教育,并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風險。當前,把巡診派駐的腿延伸到以前醫療衛生服務的薄弱環節,也有利于把疫情防控常態化擴展到“最后一公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重農評微信公眾號2021年10月13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