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派下去是不是“會作為”,事關脫貧攻堅戰的成敗。部分老區長期貧困,原因各不相同,各種困難往往糾纏在一起,脫貧攻堅并非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解決。迅速把關注的重點放到這個環節,才能讓老區貧困群眾早日看到希望。(人民日報)
脫貧攻堅是近兩年說得最多,也是中央最重視的民生政策了。但是,為什么現在說脫貧攻堅了呢?因為對于貧困地區的人們來說,脫貧才是終極目標,加快脫貧的速度才能更快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材料中說到幫扶老區發展,需要的是“會作為”的干部,可是,我們全國上下各個地區脫貧攻堅中又何嘗不是亟需這樣的干部呢?
為了加快貧困地區的發展,各級地方部門都絞盡了腦汁、用盡了辦法。雖有成效,但卻還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在筆者看來,部分原因還是出在下派干部身上。我們的部分干部,真的沒有從本質上認識到脫貧攻堅的重要性。現在這樣的全國緊抓脫貧事業的情況下,這些干部還把下派工作當做自己晉升鍍金的機會,甚至還認為自己把下派時間混完了,只要不功不過,不作為又有什么影響。還有很多下派干部,完全不能和群眾同疾苦,怕苦怕臟還嫌累。去了貧困村兩年,基本村情不了解,貧困戶狀況不知曉,哪還能指望他們能夠找出致貧原因,助民脫貧啊!
所以,不管是老區還是其他貧困地區,都希望我們上級部門能夠選派優秀的干部到脫貧攻堅第一線,給更多實干的干部一些機會。只有有責任心、有擔當的干部才會沉到村里去,找出貧困的原因,進而予以根治,才能帶領大家走上康莊大道。
干部們,大家都醒醒吧,打起精神來。既然選擇了為人民服務的崗位,就不要想著嗜甜避苦。脫貧攻堅不僅是我們的政治任務,更是7000多萬貧困人民的迫切愿望!就如脫貧攻堅不是逢場作戲,脫貧攻堅又豈是兒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