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一大早,34歲的馮躍就出發前往上海。和一般上班族不同,馮躍并非假期結束返城上班,而是去一家餐館做學徒,他盤算著學成歸來開一間飯店。然而,這對于他這個年齡來說,并不容易,所以朋友們都不看好馮躍的這次“淘金之旅”,對他的調侃遠多于祝福。
征地出租 改變了數代農民的生存方式
馮躍出生于天津市寶坻區大白莊鄉(現已變更為大白莊街道),雖然這里距離天津城區只有40多公里,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里的人對外界的認知并不多,也并不富裕,甚至大多數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并不太重視,因此相當一部分人初中畢業后就輟學了,馮躍就是其中的一員。
初中畢業后,馮躍很快在家附近找到一份燒鍋爐的工作,每月幾百元,他也成為同伴中賺錢比較早的。至于家里的耕地,他的父母足以照料。但這些工資除去買煙、給摩托車加油以及一些其他應酬,便也所剩無幾。
農村結婚生子往往早早提上日程,馮躍23歲時就娶了當時20歲的妻子。當時附近一些村莊因修高速公路拆遷,在拆遷款的刺激下聘禮也水漲船高,但這對于馮躍所在的沒被拆遷的村子,無疑是一筆巨款。無奈之下,馮躍的父親只有借錢辦婚禮,而這些債務則由父子倆共同承擔。馮躍結婚后很快就有了孩子,雖然燒鍋爐的工資漲了一些,但仍然無法滿足一家人的需求,因此,馮躍辭職開始跟裝修隊當小工。但裝修隊工作并不穩定,馮躍又在一家工廠找了一份車間工的工作。
2003年,馮躍家附近建起了工業園區,園區里的各種企業開始在當地招工。相比種莊稼“耗時長見效慢”,還得“靠天吃飯”,在工業園區里能拿到活錢(按月發工資),不愿務農的80后、90后便逐漸將重心轉移到打工上。少了青壯勞力務農,很多村子便提出將分散的耕地集中起來出租,然后按年分紅,這一想法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其中也包括馮躍。但村里老一輩人說,有耕地的農民就永遠不會挨餓,沒了耕地相當于失去了保障。
耕地被集中出租后,所有人的精力都轉移到打工上面,但隨著近年倒閉的工廠和企業越來越多,馮躍失業了。再加上他要了二胎,父母年齡也越來越大,無奈之下,他才有了只身前往上海的打算。
“無耕地”時代 農民要干什么仍在探索
華商報記者與馮躍出生在同一個地方,是從小“光著屁股”長大的。那些和馮躍一樣,一直留在老家的朋友和同學中,大都在工廠打工,也有養魚養蝦、搞建筑裝修和承包耕地搞種植的,而這幾個行業中,有不少人嘗到了“甜頭”,但這在有耕地時代就已經非常普遍,現在征地出租已經施行了一年多時間,但記者感覺大家思維意識仍然是“有活就干點,沒活就等有活再干”。
馬軍與馮躍同齡,他與馮躍一樣初中畢業輟學,之后便走上工作崗位。馬軍的父親是一位木匠,因此馬軍輟學后便一直與父親在外打工,逐漸學到不少手藝,再加上肯吃苦,二十出頭時馬軍就可以獨擋一面了,幾年后就擁有了自己的裝修隊。聽村里老一輩泥瓦匠說,現在已經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干這一行,因此馬軍的生意一直不錯,生活條件算是村里同齡人中相當不錯的。
而對于當地一大產業魚蝦養殖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勝任的。從村里很多人嘗試的結果看,能在這一行賺錢的,大多從上一輩人就開始從事這一行,其他基本均以賠錢退出告終。因此,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都是以在工廠打工為主,而現實狀況使得不少人都賦閑在家或干零活。
記者在與村里人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大家似乎都在尋找致富的新途徑,而在沒有耕地牽絆的現在,干什么工作最適合仍在摸索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華商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