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城鄉分治而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困擾我們多年,揮之難去。最近網傳有位上海姑娘跟男友到其江西老家過春節,因吃不慣貧困飯菜,遂與男友分手。此事的真假尚未得到確認,但是,其中反映出來的城鄉差距卻是不爭的事實。
應該說,特定歷史階段的體制根源,造成了城鄉分割,形成了城鄉之間的巨大差距。不惜代價以農業支持工業,以農村支持城市,形成了扭曲的城鄉關系,并使城鄉勞動力和資源權益價值交換失去了一些公平。那個時候,是城鄉差別最大的時候,也是城鄉撕裂最狠的時候。
改革開放以來,城鄉之間的鴻溝開始緩慢彌合,這是一個偉大時代的良好開端,其歷史意義怎么說都不為過。我國提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戰略,契合中國國情,順應了億萬農民的新期待。
城鄉統籌發展的指揮棒下,一定程度改變了“農民最窮”。去年,全國農民人均收入實現萬元的歷史性突破。“十二五”期間農民收入年均增長9.5%,收入增幅連續6年超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9︰1以下,農民生活明顯改善。
城鄉統籌發展的指揮棒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十二五”期間,糧食生產連跨兩個千億斤臺階,連續3年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在為國民經濟夯實平穩運行基礎的同時,也為農民持續增收創造了條件。
城鄉統籌發展的指揮棒下,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基本制度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農村土地制度、農業經營制度、農村產權制度、農村金融保險、農產品價格等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農村改革力度顯著加大,為“三農”新發展創造了制度性條件。
難辨真偽的“上海女事件”,即便是真的,也是個案,放在農村改革發展大背景下顯得很蒼白,不能說明絕大部分中國鄉村生活的全貌。但如果放在我國14個連片特困地區的貧困家庭中,它也許又是具體的、可能的。這只能進一步激發我們瞄準貧困地區、補齊農村發展短板的更大決心和更多努力。
盡管城鄉差距在逐步縮小,但差別依然存在。目前,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必須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
彌合城鄉,通過改革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是關鍵?!渡罨r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提出,農村改革綜合性強,靠單兵突進難以奏效,必須樹立系統性思維,做好整體謀劃和頂層設計,找準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牛鼻子”和主要矛盾,進一步提高農村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從全局上更好地指導和協調農村各項改革,加強各項改革之間的銜接配套,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的綜合效應。
統籌城鄉發展,需要把城鄉作為一個整體來統籌謀劃。要讓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鄉一體化,絕不是城鄉一樣化。公共服務要均等化,但不能同質化。決不能只讓城市繁榮,放任農村凋敝。
應當看到,彌合城鄉,千頭萬緒。歷史欠賬多,改革頭緒多,利益關系協調任務重,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冰三尺,也非一時之功。彌合城鄉差距,等不得,也急不得。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2016年02月21日11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