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區李集街黃河村的黃先生反映,村會計黃某志多年來一直以黃正的名義,領取2人低保。新洲警方相關人士證實,當地只有黃正的身份證信息,并無黃某志的記錄。(荊楚網 3月4日)
冒名領取常有,別名領取不常有,大開眼界!黃某志家庭符合政策條件,領取低保無可厚非,可為何不能如實公布于眾,難道村干部就不能享受應有的權利。其實不然,筆者認為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才是長久欺上瞞下的根源。未曾想村干部的身份和別名領取的噱頭,讓此事迅速發酵。其實,別名領低保糾結的不是“別名”,群眾最關心的是低保審核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當事村干部是否存在違法違紀,街村基層組織是否存在懶政怠政。
黃某志別名領取雖未違法,但是失信,這樣的村干部何以讓群眾滿意?黃某志當村會計已多年,村民只知黃某志不知黃正,隱藏之深讓人欽佩。隱藏的背后,難道有難言之隱?在陽光村務的當下,黃某志順利吃低保幾年之久,隱藏不過是為領取低保筑牢基礎。如此失信于民,必將導致黨員干部滿意度持續下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集街道辦事處和黃河村雖照章辦理低保,但村干部長期用別名的情況未發現、未通報,這樣的基層組織何以讓群眾滿意?黃某志在村工作多年,領取低保也多年,街村干部不會一無所知,“合作無間”讓人嘆服。“合作”的背后,難道有暗箱操作?在執紀越嚴的當下,街村組織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隱瞞不過是為“好人主義”掃清障礙。如此做派,必將導致基層組織的公信力持續下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推到“無形墻”,架起“連心橋”,提升黨員干部滿意度和政府公信力勢在必行。善學者,假人之長補其之短。請不要再看攤子、守位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從思想根源上杜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請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正把力氣花在勤政愛民、為民辦事上,從行動上當人民的勤務員。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合江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