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文化是農村人民在長期農業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風俗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那些老舊的農耕方式,漸漸的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農用機械和農業生產方式。農耕文化的發源,歷史淵源,早在先秦時期民間就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這些描述農村生活景象的記載。
在中國農業文化發展的前兩個時期,即原始農業文化和傳統農業文化時期,可統稱為農耕文化時期,或古代農業文化時期。在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文化是基礎,因為它是以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為目的的。
農村家用紡織機(大多數人都沒見過了)
在以前為了做件衣服穿,確實需要從織布開始,而且以前農村的衣服都是自己做出來的,相對偏遠的地方能夠買到衣服很不容易,所以家用紡織機算是農家必備的生產工具,當然這樣的進步,也意味著人類脫離了原始社會,開始擺脫樹葉的時代。這項技術的產生年代很久遠,流傳得也很長遠,可能在上世紀60年代生的人,還算是親眼見到過,后面的就難說了。
農村傳統的犁地方式演變
犁地是農耕民族最基本的工作,從古至今,經歷過很多變化,從開始的用人拉著犁頭犁地,最初的是木制的犁頭到石器時代的石頭做的,再到后來的鐵做的犁頭,大多數人能夠見到的都是鐵制的犁頭,這也是我們兒時經常見到的犁地方式,不算久遠,就算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演變,現在依然還有人用著,從單純犁頭是鐵的,到后面的整個犁地機構都是鐵制的,再到后來發展成了機械式的,小型手扶式犁地機,拖拉機犁地,再有專門的犁地機械。傳統的犁地方式也漸漸的被拋棄,如今一些偏僻的地方,特別是山區的地形,拖拉機開不進去,犁地機也進不去,還是采用牛犁地的方式。
這個農村叫風箱,用來扇除糧食里面的灰塵的;
這個小時候我們都見過,家家戶戶都有吧,糧食曬干之后,要用風箱把里面的灰塵之類的或者一些糧食外殼扇走,通俗點講,就是依靠吹風的力量將輕的部分吹走,留下的就是我們需要的糧食了,大多數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也都用過,機構也不復雜,操作也很簡單。把糧食作物從上面倒進去打開閘門,閘門還可以控制大小,然后用手搖動右邊的“風機”,就可以把灰塵外殼從后面那個出口吹出來,前面這個出口出來的就是干凈的糧食了。
農村的傳統磨面工具:石磨
推磨,在我們這代人的記憶里面,并不算陌生,在過去的農村生活中,每家都有一個最基本的家產就是“磨”。用石頭做的,而且做工也不簡單,制作磨石選料必須是山上特硬的大青石,并且要請當地最好的制磨石匠,慢慢雕鑿出紋路。上下二塊還必須相吻合,這樣磨起粉料來才合適且勻稱。有些石磨需要三個人才能推動,還需一個人坐在旁邊喂磨,操作起來不費力還是三個人最好!小一點的磨子,一個人也可以推動,后面也會有人采用“驢推磨”。時過境遷,推磨也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現在人們已不在推磨了,磨面早已采用磨面機了,但是推磨卻成了我生活當中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石磨也成了消失了的農耕文化。
跟推磨相對應的就是-舂碓[chōng duì]
在以前的農村,有磨的地方也就有碓,是一個配套的工具,我們小時候吃的粑粑,糍粑都是這樣打出來的,舂碓,可將稻谷、包谷、高粱、小米等原糧加工成米粒或米粉,也適宜于少量加工。我們也常常把它與手推磨視為兄弟,常被安放在一起,有“公不離婆,稱不離砣,碓不離磨”的比喻。碓由碓坊、碓馬和碓臼組成,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加工工具,如今也是再沒有見到這樣的方式了。
而這些我們所看到的變化發生在最近的幾十年里面,傳統的農耕文化,逐漸被農業現代化取代,也許一些比較落后的農村還保留著相對稀缺的傳統方式,時過境遷,這些記憶也許只有我們這一代人還能記住一些,再往后,可能真的就消失了,當然傳統的農耕文化遠不止這些,我們所列舉的是大家見過最多,能夠真實感受過的。如果你還能記得更多,也歡迎分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那些事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