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開始,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后,已正式拉開帷幕,而去庫存成為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五大任務之一。雖然去庫存的定調在很多行業,但最讓國家頭疼的還是房地產業的高庫存問題。大量三四線城市和小城鎮過剩的房地產開發僅僅依靠城市居民根本不能消化,所以政府將“去庫存”的目光瞄向農民也實屬正常舉措。我們可以理解政府比開發商還要“捉急”房地產高庫存的表現,但起碼也要想想農民到底愿不愿意?能不能夠?值不值得?活不活的下去?如果不解決一系列問題,那這種“拍腦袋”的事情,最好中止! 愿不愿意? 網絡上一篇文章中的作者在買房這事上詢問在農村的父親,父親的回答是:“跑到城里住,除了空氣,哪一樣不用掏錢買,我到哪里賺這些錢。家里有田有地,山上還有那么多茶樹,我還要回來照看?”
鼓勵農民進城買房,其實基本是針對大量的農民工而言的,真正在農村生活的,沒有人在城里買,不是不想,而是沒錢或者沒必要。據調查,2015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7747萬人,比上年增長1.3%。其中外出農民工16884萬人,增長0.4%,大幅低于過去5%左右的水平。2016年4月6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一項“中西部農民向城鎮轉移意愿分布”調查顯示,“很想”占11.83%,比較想占21.73%,“一般”占17.45%,“不太想”占24.82%,“完全不想”占24.13%,約一半農民工不想進城,另外達到66.1%的農民工認為到了一定年齡就回鄉。
農民不愿意進城,肯定是考慮到生活、教育、醫療、工作、環境等各方面的原因,但我們拋開這些原因只看數據:那就是將近一半不愿意進城,更別提在城里買房了。如果不拋開上述各方面的因素,那這個數據水分就大的多了,應該有八九成不愿意進城了。
能不能夠?
據了解,全國目前已有20余省先后出臺政策鼓勵農民工進城購房。主要舉措包括:將農民工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范圍、發放購房租房等補貼、允許申請公租房以及推出針對性的貸款產品等。筆者是農村戶口,也算是個農民,所以深刻的知道農民朋友們都不傻,他們有自己的算盤。優惠政策固然會吸引一些農民進城,但實際經濟支付能力與城市房價相距甚遠,存在的風險是非常大的。現階段地方政府是在加快研究去庫存的政策,但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財政吃緊,給予農民大幅度的購房補貼不太現實。有錢買的極少數農民已經買了,絕大多數沒錢的即使給了各種補貼依然買不起。
北上廣等國內一線城市的房價,我們根本不去理會,一套房子動輒幾百上千萬的,農民們干十年都買不起一間衛生間,何況衛生間也不單賣。再著說,國家的去庫存也不是針對這些城市的房子,而是三四線城市的高庫存商品房。有專家曾算過一筆賬:當前全國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約為6500元/平方米,如果按照90平方米估算,加上稅費、裝修等費用,保守計算一套房子總費用為50萬元。如果平均一個農民工家庭有兩個人工作,家庭年收入約為5萬元,房價收入比達到10倍。30%的首付,也要拿出3年的全部家庭收入。筆者回應:扯淡!如果引用的數字沒錯,那么保守估計的50萬是怎么算的?最保守應該70萬好不;農民工家庭有兩個人工作的能有多少?首付款3年全部收入咋算的?有沒有想過農民工家庭生活、教育、醫療?是否考慮他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
值不值得?
姑且說農民愿意進城買房了,也買了房了,是房子是否能升值?是否能成為農民進城生活的保障還要另說。城市房子是否會升值那只有一個詞:地段。地段好的買不起,能買起的地段一般都不咋樣。有網絡言論說:真正的大量庫存,積壓在三四線城市的三四線地段,大片的新城、開發區、衛星城,沒企業沒商店,公共汽車都沒站,一個小區里就亮三五盞燈,出來遛個彎就是無邊莊稼地,晚上能嚇死活人……也許三五年前它就是農村。而且這些地方的房價卻不會降多少,所以“鬼城”這詞就冒了出來。 據網絡報道,江西省鼓勵農民買房是正常舉措,但該省要求各地市“要廣泛宣傳去庫存政策,形成共識,宣傳‘農民在城市購房是升值,在農村建房是貶值’的理念”,引發了廣泛爭議。但事實上農民在自家宅基地蓋的房子既是生活場所,也是生產基地。在自家院子里可以養雞鴨、養豬羊,可以曬糧食、種菜瓜。只要農民們肯干,那這個房子就是進退有度的活命地。而城里的房子,只是單純的居住功能,說白了就是在城里打工一天后晚上睡個覺的地方,既不能養雞鴨,又不能種菜瓜,出門擺攤城管攆,留啦轉彎得花錢,即使房子真升值,那也是理論上的數字,而且有價無市,賣不賣的出去又是個問題。
活不活的下去?
農民進城購房本身就有很大的困難,但是購房后的問題更多。首先,買房基本都是貸款,在城里買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還貸就成問題,農民工群體的工作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固定性和不穩定性;其次,城里房子的各種必需交的費用在農村是不用交的,但因為某些原因幾個月不交,那么摸黑喝水都是問題;第三,上學難、上學貴,看病難、看病貴等事關農民的切身問題并沒得到有效解決。第四,許多農民進城后生活其實很不適應。環境惡劣,城市污染加劇,霧霾成主流,藍天白云看不到幾天,城市高樓大廈讓許多進城農民從剛開始的新鮮變成壓抑。第五,農民進城后都會想到自己家的耕地和宅基地,回去一趟也不容易,閑置起來又覺得可惜,很多人通過聚土網把土地流轉出去,但還是有部分人一直保留著,這也讓他們的鄉愁,變得濃郁。
結論 鼓勵農民工進城買房,其實并非壞事,但要是只為了賣房而賣房,那實不可取。配合國家大的戰略發展規劃,城鎮化進城是趨勢,農民進城買房安家也是希望農民能得到更好的與時俱進。但要從根本上激發農民進城買房的積極性,除了出臺各項政策外,更關鍵是讓農民的腰包先鼓起來,那么他們才有那個意愿和能力去買。同時各級政府也要在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等方面切實給予農民和市民同樣的待遇和便利,甚至要傾向于農民。有了錢,沒有了進城后的后顧之憂,您認為還用得著鼓勵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聚土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