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精準扶貧是關鍵。在過去,一些地方為了獲得國家資金支持與政策優惠,往往戴了“貧困帽”就不愿摘下來,甚至出現既為“貧困縣”又是“百強縣”的怪現象。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為破解“貧困縣不貧”“貧困帽戴了不摘”開出藥方。(新華網5月13日訊)
為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各級政府都在精心謀劃,全力以赴,想方設法摘掉貧困的帽子。各地政府也采取了許多有力的措施,通過產業扶持、技術支持、資金幫助等多種措施,切實改變了一批貧困人群的生活面貌,使他們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
但是,在一些地方,為了達到脫貧攻堅的目的,領導干部在制定政策,脫貧幫困的過程中,沒有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導致老百姓“被脫貧”,生活面貌沒有得到改善甚至雪上加霜,更加貧困,同時也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為了真正的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的,摘掉貧困的帽子,我們在扶貧的過程中,一定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脫貧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實:一是基礎工作要實。要精準識別,摸清建檔立卡人口家底,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方案;要根據建檔立卡的實際情況,分批次把扶持具體方案逐戶逐人落實;要針對每戶人口制定脫貧的時間表和任務書。二是異地搬遷要實。要強化思想引導、政策推動;注重農民自愿;盡可能就近安置;控制好房屋人均面積、宅基地面積,確保質量、確保安全,確保可持續發展。三是教育培訓要實。要堅持市區聯動、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各負其責;要以一年期培訓為主,選準專業、注重技能、務求實效;要按照建檔立卡人員、適齡青年、個人意愿三個要素展開培訓,分不同專業、時限、層次展開培訓,實現全覆蓋。四是產業扶持和項目推進要實。要準確把握主導產業,強化項目實施推進,培育扶持能人大戶,加強市場對接;產業扶持和項目推進要因地制宜、因戶制宜、因人施策,加強技能培訓和指導,確保每戶每人都能達到產業發展的要求。五是社會保障兜底要實。要摸清底子,注重資金政策落實,統籌整合各方力量,制定好年度計劃方案。六是結對幫扶要實。結對幫扶要落實到人、到戶、到單位、到干部、到企業,發揮各方作用,把慈善幫扶、企業幫扶等落到實處。七是協調爭取要實。要加大與銀行和信貸部門對接,小額信貸要落實到戶;要把資金投向培育市場主體、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等;要加大扶貧資金爭取力度,整合涉農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使貧困群眾真正的擺脫貧困,而不是“被脫貧”。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