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對土地集約經營做了這樣界定:“在經濟學上,所謂耕作集約化,無非是指資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連的土地上。”因此,集約用地的實質就是把一定的生產資料和活勞動集中投入較少的土地,以提高單位面積收益的經營方式,是屬于經濟領域重點考慮的問題。那么如今社會比較關心的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又是怎樣定義的?又應怎樣節約集約呢?下面跟隨金土地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的問題,曾經將概念界定為:在合理利用的基礎上,通過增加對土地的投入,不斷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的一種開發經營模式,目的在于挖掘土地使用潛力,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事實上,由于建設用地利用非常復雜,很難界定一個共識的建設用地合理利用標準。而建設用地對各類社會經濟活動的承載,決定了對其利用必然接受法律法規的約束,特別是受到有著法律效力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以及相應的一系列技術標準的制約。因此,合理利用土地的問題可以轉化為土地利用是否合法、合規的問題,這也成為集約用地的前提條件。
怎樣促進集約用地?集約用地需多管齊下,關鍵是統一認識、上下協力。
第一、理念先導、上下協力。通過廣泛的宣傳和引導,將集約用地的理念深入人心;依法辦事,加強對政府行為
的監督和引導。
第二、突出重點、建規立制。科學合理地開展規劃工作;建立和完善城市、開發區等宏觀、中觀層次的集約用地評價機制;以工業建設用地為重點,建立投資強度、土地利用空間效率等指標的用地控制指標體系。
第三、因地制宜、市場驅動。按照市場化和土地資源緊缺程度的差異,分地區、試點性地開展非經營性用地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工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金土地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