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面積遼闊,有著3000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和豐富的生物資源,可以稱得上是地大物博。整個大陸被赤道橫貫,位于南緯35度到北緯37度之間,其大部分的土地都受到了太陽的垂直照射,因此,這里絕大部分農作物可以穩定地一年兩熟或三熟,人類的大猩猩祖先也選擇在非洲進化。然而,充足的陽光并沒有給非洲帶來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翻看一下人類社會的進化史,當其他大陸的大部分國家紛紛經歷著從原始社會到農耕文明再到工業文明的發展歷程時,非洲文明的前進步伐卻要緩慢得多。甚至在今天,一些非洲野人兄弟仍然過著原始的狩獵生活。那么,為什么非洲沒有充分發展出農耕文明呢?
其實,非洲的自然環境并不適合農業的發展。
非洲不僅被稱為熱帶大陸,也被稱為高原大陸,東非和南非遍布高原和裂谷,北非則是撒哈拉大沙漠,無一例外都是不太適合耕種的地方。當然,非洲也有少數的平原和盆地,它們主要位于赤道附近。赤道附近的非洲屬于熱帶雨林氣候,雖然雨水充足,但這里的土壤其實是非常貧瘠的,對農業幾乎是無用的。
因為植物并不是只需要水就可以存活了,還需要有各種生命元素,比如氮、磷、鉀。熱帶地區的雨量要遠遠大于溫帶地區,這里土壤中的營養會很快被雨水沖刷掉,也就是所謂的淋濾作用。所以非洲熱帶雨林中的植物(多為木本植物)將大多數的無機鹽等必須的生命元素以木質的形式固定,而不是存在土中。與為了適應當地土質而進行了千百年自然選擇的木本植物們相比,作為農耕食物的禾本類,沒有一絲一毫的優勢。它們生長慢,營養吸收能力低下,葉窄、株矮不利于光合作用……貧瘠的土壤使得這里難以出現農耕文明,最多只能出現刀耕火種的游牧農耕(這樣可以燒毀樹林,把樹木中的無機物通過焚燒歸還給土地)。
熱帶雨林之外,非洲最適合植物生長的地方就是熱帶草原了。熱帶草原氣候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干濕兩季。這兩個時節的降雨量差別非常大,植物(主要是草)只能大多是雨季生長,在干季到來時,就已經完成了生長繁衍的任務,然后枯萎。而農耕作物的選育,大多是從當地的作物(主要還是草)中進行選擇培養,少部分是外來的引入作物。本地的植物中,其實很難找出比較優良的適合農耕的作物(比如好吃、有營養的農作物),而外來的作物,則需要得到農民細心地照料。即使農作物長勢良好,收獲在望,還會遭遇其他威脅。
曾經有一群勤勞的中國農民到非洲去搞援助建設,他們看到那里的土地挺肥沃,卻什么農作物都沒有,于是就種了一些西紅柿。但西紅柿快要成熟的時候,一群肥碩的河馬呼嘯而過,吃掉了所有的西紅柿,只剩下一群中國人對著狼藉的菜地茫然發呆。所以,非洲的熱帶草原確實是不利于農耕的,當地的大型動物始終有能力和黑兄弟們斗智斗勇,難以馴化(你沒辦法馴化一頭犀牛去耕田)。在費力并且難以成功的選育農作物和相對省事的游牧打獵之間,非洲黑兄弟們自然會選擇后者了。
所以,由于自然環境的原因,非洲人并沒有充分地發展農業,他們長期在熱帶雨林或者熱帶草原中采集狩獵,憑借著豐富的野生資源,日子過得還算安逸,甚至今天還保留著原始的部落生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大科技雜志社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