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抓好網絡問政,匯聚民生洪流

[ 作者:何竹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20 錄入:實習編輯 ]

網上群眾工作,機制是保障,平臺是基礎。當“兩微一端”等新興媒體開始刷新傳統互聯網概念,更多的網絡問政平臺在湖南“開枝散葉”:全省各級各部門已開通認證政務微博4800余個,90%的省直民生部門開通了政務微信。一個涵蓋傳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客戶端的“網絡問政平臺矩陣”,清晰呈現。

7月17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載題為《一把手帶頭 標準化作業——湖南答好群眾工作“網絡題”》的消息,一時間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因為這與幾日前中國新聞網報道的“官樣朋友圈”現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人民日報》也曾指出:一些領導干部不愿面對網絡、無視輿論生態變化,在社交媒體平臺不察民情、不問民意,反映了他們觸網時的“鴕鳥心態”。而湖南的“網絡問政平臺矩陣”,正是對干部“鴕鳥心態”的反駁和挑戰,正是順應時代發展和民意走向的體現。

隨著“兩微一端”等新興媒體對傳統互聯網的刷新,網絡問政給群眾帶來的快捷、方便是看得見的。那些具有“鴕鳥心態”的領導干部,就算“認真負責”,也就是把工作固定在“八小時之內”,其他的時間可以難得清閑,如果再去“網絡問政”,豈不自找麻煩,徒添煩惱?有了這種心態,就很難對“兩微一端”進行綜合利用。這樣的同志往往在微信圈、朋友圈表現得異常低調,甚至讓人根本不知其“廬山真面”。有這么一位領導,主管的是文教衛生工作,但他的微信、QQ等“圈內”,就是一個“針織品”愛好者,所轉載的日志、圖片都和“針織”相關,幾乎看不到工作的痕跡。這種隱藏極深的“領導”,在當今的“兩微一端”時代,是無論如何也適應不了的。

本來,“網絡問政”已經是多年的老話題了,在全國上下也較為普及,但深入了解就會知道,真正構建起了“問政網絡”并運行良好的,湖南可謂開了“先河”。在有的基層,別說“問政”,迫于壓力辦起個地方網站,都長期不作更新,明顯的死水一潭。而湖南的“網絡問政平臺矩陣”,上至省委書記,下至基層主官,各級領導干部從橫向、縱向形成“問政網絡”,如果某一個環節出現不及時回復或大量的問題積壓,那這個“網結”就要出問題,將影響大片的問政效果。因此,湖南自2014年3月以來,要求“所有留言,必有回音”,還將網友給“省長信箱”的留言或投訴,直接連入網上信訪系統,通過轉交、交辦、告知、直接回復等多種形式進行處理。這樣,百姓的網絡訴求就實現了回復處理“全覆蓋”。

“一把手帶頭,標準化作業”是湖南“網絡問政”的基本模式。“打鐵就要自身硬”,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都要有人“牽頭”,才能走出一條“規范”的路子。“上梁不正下梁歪”,“一把手”懶政了,就會朝著反方向帶動“一大片”;反之,“一把手”帶好了頭,才有督促下面各級的“資本”,說話才有“底氣”;在整個“問政網絡”中,“一把手”是工作的參照,“標準化”是作業的模式,只要形成了習慣,運行起來就像一臺“問政”永動機,察民情、解民困生生不息!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湖南的“網絡問政平臺矩陣”之所以能夠“清晰呈現”,就是因為在隨時的問政工作中,在處理、回復中,不斷給“平臺”增加了新鮮血液,提升了辦事能力和辦事效率。“網絡”無時不在,“問政”也就無時不在。一系列便民、利民的舉措,將通過“兩微一端”的新型“網絡平臺”,走出一條順應時代、順應民意的通道,把黨政與群眾聯接起來,形成一道民生工程的洪流而滾滾向前。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视频首页 | 五月综合网免费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ay |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国产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