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貴州省共選派10661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分赴全省88個縣(市、區),500個鄉鎮(農業園區管委會),組建了85支以“科技副職+科技特派員+農業輔導員+農業創業者”組成的農業特色專家團隊,全力推進精準幫扶,促進農業提質增效。(8月9日 新華網)
到2020年,基本解決我國現有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這既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政府對世界的莊嚴承諾。
大多數人對于扶貧的思維就是扶助,給錢給物就行了,但扶貧更重要的是脫貧,而脫貧顧名思義是擺脫貧困,擺脫貧困一是需要擺脫貧困的收入思維,二是需要擺脫貧困的收入方法,這就十分需要技術的助力。
脫貧不能靠數據,目前許多鄉村依靠數據來彰顯扶貧的政績,這不僅違背了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倘若數據是真實有效的也是值得驕傲的,若數據是虛假的,或許數據的只是一時有效的,那并沒有達到扶貧的目的,更沒有幫助到貧困的人們。
扶貧需要靠技術,精確的貧困人口數據,貧困地區需要的科技,合理科學的扶貧管理體系、數據分析和決策執行,更多的致富經驗,變“輸血”為“造血”、變“大水漫灌”為“精確滴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著技術的力量。
扶貧要靠專家“精準把脈”, 貴州首批選派的專家已為全省縣(市、區)、鄉(鎮、街道辦)、農業園區和企業解決生產技術難題1.4萬余件,推廣農業新技術2700余項,培育特色主導產業2191個,結成產學研聯盟71個,轉化科技成果161項,培養農村實用人才4.7萬人。這些成績都和專家的“精準把脈”分不開的,所以找對需要扶貧的方向,落實專家,“精準把脈”,才能達到精準扶貧的真正目的。
作者地址:四川綿陽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