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耕地失守不可避免的土豆主糧化

[ 作者:海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30 錄入:實習編輯 ]

孫子兵法有云:善兵者,其上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當國際法庭仲裁南海爭端,美國的航母游弋在南海島礁周圍時,很多人都預測中美在南海會爆發局部沖突,這真是小瞧了美國人。直接和中國爆發軍事沖突,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人不會干這種虧本買賣。他們深通中國的《孫子兵法》,攻城為下,伐謀為上。美國人所伐謀的,肯定不是軍事戰爭,而是針對中國的軟肋,布下的大殺招。

這個軟肋就是中國的糧食問題。要談中國的糧食問題,繞不開中國的耕地紅線。“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中國的耕地和糧食自身不暴露出問題,美國找不到攻擊的突破口。

有毒的耕地失守的紅線

2006年春天,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18億畝耕地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具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性指標,是保持我國糧食安全穩定的耕地總數,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紅線。言外之意,一旦中國耕地數低于18億畝,中國的糧食安全就要受到威脅。

10年來,中央以最嚴厲、最嚴格的政策來保18億畝耕地紅線。但在快速城鎮化、工業化、房地產開發的浪潮中,很多省份這一紅線已經失守,特別是縣級再到鄉鎮和村一級,執行出現嚴重偏差,尤以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為甚。很多地方優質的良田已經被房地產開發,根據耕地占補平衡“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補充開墾出的耕地大多處于山坡丘陵,土地貧瘠,不適宜耕種。

土地貧瘠至少還能耕種,種出的糧食還可以吃。如果土地有毒,中毒有毒的糧食,又該如何?2014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有5000萬畝耕地已經受到中、重度污染而“不宜耕種”,面積相當于兩個北京。而環保部2013年發行的《土壤污染與人體健康》稱,全國僅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就達3億畝,這還不算因為中國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而導致的耕地退化現象,耕地污染已繞過紅線威脅到耕地的實質安全。

2010年底,全國耕地總數不足18.26億畝,已接近18億畝紅線,由于近年來還沒有看到中國實際耕地總數的統計,姑且相信18.26億畝這個數據是真實的,也假設6年來我們耕地一直沒有減少,在此基礎上再減去3億畝,我們的耕地還剩多少?如果不減去,是不是繼續讓民眾吃有毒的重金屬污染的食品,而置若罔聞?

近日,一條河南新鄉小麥有毒的新聞刷爆了微博。河南中國人平均每吃4個饅頭,就有1個是用河南小麥做出來的。作為糧食大省,河南的糧食產量占到了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小麥產量則占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經調查后發現該市部分小麥存在鎘含量超標的狀況,最高比國家標準超標了34.1倍,而這些受重金屬污染的鎘小麥在市場上暢通無阻地自由流通,進入了全國市場,成為老人孩子的口糧,這和投毒有何差別?

根據相關調查統計,市場上的大米將近30%鉛超標,十分之一鎘超標,土地污染已經給中國糧食安全帶來威脅,威脅到民眾的身體健康。去除掉被污染的耕地,意味著18億畝耕地紅線的已經突破,中國的耕地已經不能養活中國人自己,糧食危機初現端倪。

糧食捏在別人手中的軟肋

中國一直將95%的糧食自給率作為一道紅線,對應的中國糧食的對外依存度不能超過5%。然而,由于國際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2015年農產品價格出現連續第四年下跌。數據顯示,去年12月底農產品價格已跌至2009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也使得2015年農產品價格同比跌幅擴大至17.1%,為自199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大跌幅。各類農產品中,肉類價格大跌23%,谷物價格跌17.6%,乳制品價格跌14.1%,植物油價格跌12.2%。

低廉的糧價刺激了中國糧食進口的熱情,糧食進口逐年攀升,國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打壓。目前,中國糧食的對外依存度已達15%左右,有些數據顯示已經超過20%。

?油料作為重要的農產品,與百姓生活關系密切。大豆油是人們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種油料,其原料大豆卻是目前我國進口量最大的糧食。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進口大豆達1634億斤,相當于國產大豆量的7倍左右。國內油料作物僅能提供植物油消費總量的35%左右,65%以上需要進口,大部分是從美國購買。

糧食是國家的戰略物資,對于一個大國來說,糧食自給率高低和糧食儲備的充足與否,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安全和穩定。列寧說:真正的經濟基礎是糧食儲備,沒有它社會主義制度只是一個愿望。

當前中國糧、油對外依存度高企,無法自足,就是相當于把自己的喉嚨暴露給了對手。一旦發生軍事沖突和戰爭,進口糧食的通道被切斷,糧價飛漲是必然的,美國不攻,陣腳自亂,結果只有束手待斃。

我們來看看,是誰扼住了中國的咽喉。

糧食美元一統天下

美國既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科技國,又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農業國家。美國耕地達1.97億公頃,占世界耕地總面積的13.15%,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可開墾的耕地潛力巨大,土壤的肥力資源和水熱資源均好于中國,農業發展的潛力巨大。并且美國有最發達的農業,有最好的農業技術,又在最新的轉基因領域具有壟斷和知識產權壁壘。

美國用不到300萬農業人口,制造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農業國家;作為世界糧食出口第一大國,美國的糧食出口支撐著世界糧食出口市場的半邊天。如果美國的控制糧食出口,國際糧價立馬飛漲。

美國的農業和農產品已經完美的與美國的金融霸權結合在一起。美國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是全球最權威的農產品期貨交易中心,該所以上市大豆、玉米、小麥等農產品期貨品種為主,這些品種是目前國際上最權威的期貨品種,其價格也是最權威的期貨價格,美國對國際糧食大宗商品的影響無出其右。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幣緣政治時代,糧食霸權已經走進美國全球戰略的核心,成為美國維系美元貨幣體系的三大基石。美國糧食戰略不僅是為獲得全球糧食市場的壟斷利潤,更是為獲得壟斷糧食市場所帶來的地緣政治和幣緣政治風險收益,并最終維系美元貨幣體系。繼石油之后,糧食正在成為美國遏制中國咽喉的一只巨手。

土豆主糧化遠去的美好時光

近年來,國際糧價低迷,中國大量的進口糧食,極大摧毀了中國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農村種糧虧損、糧食難賣、土地荒蕪等現象日益嚴重,在2016年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下,進口糧價將進一步上漲,而輸入性額度通脹將刺激國內糧價更大幅度上漲。

在中國長期的雙順差出現逆轉,資本外流加劇,外匯儲備不斷下降的大背景下,要維持長期大量的糧食進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7月玉米進口量同比大降97%,至2.9萬噸;1-7月玉米進口同比下降21.91%,為293萬噸;7月稻米進口量同比下降54%,至14.86萬噸,6月份進口量為22.03萬噸,環比也是大跌。7月大豆進口量同比下滑18.35%,至776萬噸,6月進口量756萬噸,環比基本持平。大麥、高粱進口均大幅下降。

“春江水暖鴨先知,”在中國糧食產量沒有明確增加的情況下,糧食進口的下降,正是一個信號。聯想到前段時間央視曝光的19款知名的海淘奶粉抽檢40%不合格,聯想到近年來對海淘產品的征稅,進口藥品的下降,聯想到對居民用匯、境外置業的各種限制措施……所有的信號,都指向了國家收支平衡,指向了外匯儲備。

在可預見的未來,糧食價格的必將比肩中國的房價,成為國內通貨大膨脹的源頭。過慣了30多年舒坦的日子,也要習慣沒有澳洲進口牛肉、沒有日本海鮮、沒有新西蘭鮮牛奶、沒有美國藥品的緊巴日子了!當糧價漲到足夠的高位時,也許吃大米都會成為一種奢侈!改革開放30多年的最好時光,已經離我們遠去!

不過,請放心,沒有牛肉和大米,我們有土豆主糧,雖然不能吃好,但是一定能吃飽!兩腳羊的時代,希望真不要到來才好!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冷眼觀經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AⅤ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午夜视频福利在线 | 色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 日本最新免费的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