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柘榮縣紀委近日通報了一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引發當地干部群眾熱議。2016年4月7日,柘榮縣紀委信訪室收到一封舉報信,反映英山鄉何家山村村賬混亂,村干部貪污、以公濟私……隨著調查的深入,私車公養、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問題浮出水面。經核查發現,何家山村賬目在2012年4月到2015年3月期間出現報銷車輛油費6700元和違規向全村黨員發放“七一”慰問款6100元,何家山村黨支部書記鄧梓清本人領取500元。柘榮縣紀委給予鄧梓清黨內警告處分,責令上繳違規報銷私人油費和其他費用共計7200元,并在全縣通報。(12月14日 人民網)
人們印象里的違規違紀的干部往往是像劉志軍、劉鐵男等那樣的高層大官,大老虎,而那些基層村干部們由于位卑職低,沒有多少資源可貪,也沒多少錢可以挪用。但實際上村干部屬于最基層的村干部群體,“官”雖不大,但是卻掌管著農村政務及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對于農村的發展。他們的作用舉足輕重。然而,近年來,村干部違法犯罪屢屢發生,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范圍深遠,因為對于廣大普通農民群眾而言,身邊的“蚊蠅”叮咬,相比報道中的“虎害”更有鬧心之堵、切膚之痛。
如今全面從嚴治黨正在向基層延伸,而仍然有部分村干部認為自己的腐敗行為不過是吃吃喝喝、多占多拿,“權小位輕”,八項規定僅僅只是針對上層領導干部。要遏制這種“小官”也小貪的現象,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基層村干部黨風廉政教育。從思想建設入手,進一步筑牢基層干部思想道德防線,意識到違規違紀行為會帶來的嚴重后果,自覺增強法紀意識和自身約束能力,實現源頭防腐。另一方面,強化日常監督執紀,充分運用黨紀政紀處分手段剎風肅紀,及時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發動廣大村民開展監督工作,依靠紀律和規矩解決突出問題,守住基層紀律的底線。
“一個支部一盞燈,一個干部一面旗”。因此,村干部腐敗不治理,農村社會難和諧;守住基層紀律底線 惡小也必罰!提高村干部的素質,徹底鏟除“村官”腐敗的根源。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發改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