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在產業扶貧中構建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的路子

[ 作者:任元彪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2-17 錄入:19 ]

“產業扶貧要因戶因人施策,把精準理念落細落小落實,絕不能簡單地以增加多少產值、帶來多少稅收作為產業發展的衡量標準,而是要讓產業發展效益真正落到貧困戶身上,讓他們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貴州黔西南召開的全國產業扶貧現場會上強調。(02月14日光明日報)

脫貧攻堅向縱深推進的今天,如何對接市場破解產業扶貧的瓶頸?全國產業扶貧現場會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按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立足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和國內外市場需求,培育差異化比較優勢,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

產業扶貧有可復制的經驗。不管是東西協作扶貧,還是定點幫扶,各級扶貧干部在實踐中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貴州的朝真鄉、四川的“懸崖村”,東西協作扶貧的山峽庫區,都是在兌現脫貧攻堅政策中,從改善道路等基礎設施條件著手,帶動當地群眾轉變了思想觀念。結合當地的自然生態,發揮固有的技術優勢,發展種養殖傳統產業,在提升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中,在家門口找到了致富之路,實現了向外購買商品到當地農產品外銷的轉變。同時通過幫扶機構和媒體的介紹,當地獨特的旅游資源受到外界企業的青睞,在投資開發旅游資源中,培養旅游人才,帶動了當地群眾發展農家樂的積極性,安置了一批貧困群眾就業,構建了持續增收的路子。

產業扶貧關鍵是干部要落實責任。當然,脫貧攻堅中不僅存在群眾的觀念難改變的問題,而且也還存在著項目實施資金的瓶頸性問題,但主要是幫扶干部思想上存在畏難情緒。個別干部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在算輸血脫貧帳上主動積極作為,在破解產業扶貧上慢作為、不作為。為此,各級要通過落實職責、加大培訓等方式,進一步壓實幫扶單位和干部的責任,以焦玉祿和脫貧攻堅中涌現出的英模人物為榜樣,要以建不成產業扶貧基地誓不脫鉤的勇氣,認真領會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以供給側改革為抓手,對接國內外市場,發揮自然優勢,以公司開發、或以龍頭企業+基地的模式,探索出鞏固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輻射帶動群眾增收的新路子。

產業扶貧需要創新思路。產業扶貧的方向雖然已經明確,但要靠廣大幫扶干部在貫徹供給側改革的實踐中,發掘當地資源優勢,主動對接市場,彌補城市經濟的短板。通過勞務培訓,引導年輕婦女到城鎮開展家政、餐飲服務等,把勞力優勢變為資源優勢。同時加大優勢農產品的加工包裝、在清潔家園建設中發展農家樂,讓名優產品走向市場,吸引市民就地消費,在多條腿走路中構建扶貧產業新格局。

作者單位:鹽亭縣科技和商務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卡通动漫精品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 天堂mv手机在线mv观看午夜版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亚洲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