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扶貧干部隊伍建設,助推全省脫貧攻堅工作,近日,青海省從與扶貧工作密切相關的職能部門抽調12名專業干部,充實到省扶貧局參加脫貧攻堅工作,為如期實現脫貧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為確保抽調干部切實發揮作用,省委組織部注重在精準選用、科學管理上下功夫。(5月6日 中國政府網)
脫貧攻堅是一項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是實現全面小康的厚重鋪墊。因此,自黨中央號召全國人民行動起來打一場脫貧攻堅戰以來,各地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都決心從根子上脫貧,已經取得了物質與精神層面的初步勝利,可謂首戰告捷。然而,今年正是脫貧攻堅的關鍵年,面臨的任務還很艱巨,諸多“硬骨頭”還等著好“鋼牙”去啃。在這樣的時刻,青海省抽調精兵強將參與到脫貧攻堅中,就顯得適時而適事了。
重“德才”增強隊伍活力。被抽調的干部,就像之前選派“第一書記”那樣,是抽調出來干事的,不是旅游觀光,更不是搞形式,只講“鍍金”,不講實效。為此,青海省特別抽調1名45歲左右、黨性強、業務精、善管理、能擔當,且熟悉農牧區基層情況和扶貧工作、領導經驗比較豐富的副廳級領導干部掛職任省扶貧局副局長,加強領導班子力量,同時抽調11名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年輕處級干部,充實到省扶貧局機關,補充“新鮮血液”。這樣,整個扶貧隊伍不但更加壯大,而且極大增強了凝聚力和戰斗力。這些被抽調的干部,基本做到了“德才兼備”,有利于起到扶貧工作中堅作用。
重“能力”補齊專業短板。根據木桶效應,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著一個共同問題,就是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就脫貧攻堅而言,牽頭的是扶貧局,但涉及紀檢、宣傳、發改、財政、審計、農牧、統計、金融等專業,這些工作只有搭配協調了,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青海省在抽調干部時,有針對性地抽調熟悉監督執紀、宣傳報道、項目協調、資金審計、數據統計、產業扶貧等方面工作,能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政策把關、牽頭推動和綜合協調作用的業務骨干。這樣,就有利于補齊工作短板,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有效助力脫貧攻堅的進程。
重“實踐”鍛煉優秀干部。近段時日以來,在各類評論文字中,“不能一某了之”這樣的短語出現頻率很高,可見各級各部門對各項工作的跟蹤監督管理還是“短板”。同樣的道理,對于抽調干部充實扶貧隊伍這一舉措,如果來個“一抽了之”,那作用是不大的。青海省要求,省委組織部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抽調干部的監督管理,重視“實踐”考查,讓他們得到充分的鍛煉,對表現優秀、實績突出的,進行跟蹤培養、及時使用。這樣,讓被抽調的干部既有大局目標更有人生目標,自然會在工作中卯足勁,以滿腔熱情投入,全心全意工作,獲得服務于鍛煉的雙豐收。
“脫貧首戰告捷,攻堅仍在路上”,查找工作的不足,補齊扶貧的短板,對于打好這場攻堅戰至關重要。將能征善戰的“勇士”及時充實到扶貧第一線,是一項雙贏的舉措。一方面讓“攻堅”的炮火更猛,在扶貧路上能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另一方面在艱苦的攻堅環境中更能鍛煉人的意志和能力,成就更有價值的人生。因此,像青海省那樣,抽調“專干”扶貧,讓“攻堅”與“鍛煉”齊飛,必將呈現出“‘發展’共‘小康’一色”的喜人畫面!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