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通百姓來說,與各種侵吞巨款的“老虎”相比,身邊糾纏叮咬的“蠅蚊”更加令人有切膚之痛。在基層現實中有一些村級“小官”,自以為“手握重權”,貪腐起來有恃無恐“山高皇帝遠”,向公共資源張口要價自揣腰包,向群眾補助資金搜刮截留,甚至吃拿卡要“座山為王”成為“一霸”。在他們面前,黨紀國法如同白紙、監督管理體制形同虛設,手中的權力成了脫韁的野馬。在權力不受制約、缺乏同級監督、追責成本低廉的情況下,有些基層干部成了肆無忌憚的“土皇帝”。
雖然村級基層組織人員只是協助人民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不屬于國家公職人員,但他們卻是黨和國家政策最基層的執行人員,是黨和政府在基層的形象代言人。他們能否依紀依法辦事,關系著百姓的切身利益、基層的有序運行,更關系著黨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所以,村級干部雖小,但是,如果從大吃大喝到侵占集體利益,從拉幫結派到目無法紀,群眾身邊有這樣的蠅蚊在嚶嚶嗡嗡,對黨和政府的公信力與政權穩固來說無異于是“地基塌方”式的危機。
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基層,重點也在基層:
向基層延伸,監督全覆蓋。全面從嚴治黨必須黨內監督不留死角、沒有空白。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黨內監督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作為權力的末端,基層干部的作用巨大,要切實扛起管黨治黨主體責任,不斷向縱深發展,打通群眾直接反映問題的輿論渠道,補齊基層黨內監督的短板,推動權力監督制約機制新常態在基層“落地生根”。
向中央看齊,突出黨領導。在政治定位上保持中央權威,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高度保持一致,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一切工作。明確基層黨組織的責任主體職責,完善各有關有效機制,嚴格按照《黨章》、《黨規》、《準則》和《條例》辦事,嚴格區分黨內外的界限,把權力使用各個環節規范起來,確保經濟社會建設工作做到重程序、講規矩,明界限、嚴約束,做到“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盡其責”。
向問題發力,發揮震懾力。震懾力在于堅持問題為導向,關鍵在于運用監督約束,既要及時發現問題在先,也要推動解決問題不懈怠,做到利劍高懸、警鐘長鳴、震懾常在。要切實加強分類處置、件件著落、集中發力,挺紀在前,真正把問題解決于基層的“神經末梢”。
向基層緊貼,站位靠人心。突出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把發生在群眾身邊敗壞黨的形象、侵害群眾利益的“四風”問題,以及貪污、截留、挪用、套取惠民資金、涉農補貼等問題作為重中之重,暢通群眾反映問題和投訴舉報的渠道,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凝聚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做好“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這項任務。
作者:海口村委會 大學生村官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